谢莹今日自然没有心情继续纠缠十一娘,连她与萧小九的互动也再不关注,目光时不时地飘向贺烨,见他还是一袭肃黑的长袍,这回连蟒纹云卷都未绣饰,可借着流光,依稀能辩锦底上的暗纹隐现,乍一眼看去朴素得很,却更加衬托出与生俱来的冷竣英武、风度慑人。
相比多少文质彬彬儒雅士子,更加引人注目。
就是神色太过冷厉了一些,让人心生胆怯不敢贸然亲近。
谢莹自是感觉到晋王殿下对她并无多少关注,却并不觉得气馁,如今她这身体还是个未成年少女,纵然眉眼里已经带了几分柔媚,对普通少年或许有些吸引力,但对晋王殿下显然不足,倘若这时硬着头皮上前亲近,甚大可能会遭冷眼难堪,又会暴露企图,韦氏便会是第一个阻挠她的人,因此即便心生思慕,谢莹也暗暗警告自己必须维持矜持冷静,步步为营徐徐图之方是上策。
她哪里知道,其实晋王殿下也不愿如此高冷,奈何从前戏演得太足,众人都不敢亲近他,这时他眼看着男男女女们纵情谈笑,也觉得寂寞无聊,原本打算“捉拿”萧小九过来“知恩图报”,却见他正津津有味地对十一娘大献殷勤,这时打扰,岂非太不识趣?
于是扯着嗓子喊了一声阮岭:“岭儿过来!”
阮岭正与薛昭谈笑,听闻这声呼唤后未免笑脸一僵大是难堪。
因着晋安长公主十四岁就生下他,其实他比贺烨还要年长一岁,然而贺烨又的确是他的舅父,唤他一声“岭儿”自无不妥,可在众目睽睽之下被这般“怜爱”的称谓,阮岭多少有些不自在,可他尚且呆怔着呢,薛昭便扯上衣袖直晃:“阮郎,某欲敬殿下一盏,又恐殿下怪责莽撞。”
看着小昭闪闪发亮的眼睛,阮岭想到自己在陆离面前拍着胸膛保证要照顾周全的誓言,顿时顾不及尴尬难堪了,举着杯子便欢笑着凑去了晋王跟前,率先做了敬酒之人。
这下子柳小九也蠢蠢欲动,蹭着十一娘的肩膀:“这回能得几日尽兴,亏得晋王殿下呢,咱们是否也该去敬酒,瞧,小昭都去了!”
于是乎,谢莹的脸色便有些难看了,莫名其妙地冷哼一声,让兄长谢靖好不纳闷。
{}无弹窗出发往骊山这日,风和气爽,金阳柔媚,秋意未浓时候,景致总是不那么易见凄败与萧瑟的,尤其是这一年,自从入秋还未经连绵冷雨,纵然已见木落雁南渡,却不感北风江上寒,仕女们衣衫不需臃厚,于是说到出游,大约都会兴致盎然。
一大早,上清观里便集结了一群欢声笑语的男男女女。
虽说有莹阳真人“率队”,韦太夫人自然也不会仅放九娘、十一娘两个闺秀出行宿外,同行者除了信宜的长子五郎柳彰及妻子韦缥,便连三郎媳妇薛惠也跟随一同照应,也当然少不了萧小九,不过他是“特例”获邀,因此并没有带上自家姐妹。
薛昭也是赢得“赌约”之一,不算“特例”,他年纪虽小,到底是个男儿,陆离也没什么放心不下,并未差遣年长的侄子跟随,倒是阮岭听说这件事后自告奋勇,硬是要随往骊山,又经晋安长公主多嘴念叨传扬,阮钰听说此次狩猎有十一娘参加,竟然也求告了长辈允同,随堂兄前往,这样阮岭只好再带了个女眷照应堂妹,便是他的妻子罗氏。
谢莹是南阳王妃出面亲自邀请,韦夫人自是不会拒绝,她还盘算着让孙女嫁去南阳王府呢,自是欢喜能与王府交近,于是交待长孙谢靖陪同,又不放心谢靖年纪还轻,正是贪玩时候,到底又嘱咐了已经及冠的侄孙儿谢翌多多照应,然而谢靖婚事虽定新妇却未曾过门,韦夫人又嫌谢翌的媳妇历来不与她同心,斟酌许久,到底还是让谢莹之母她的儿媳兼侄女韦氏同往,也是除了莹阳真人以外,唯二的长辈。
另外还有南阳王妃年纪最小的孙子贺清也奉令相随,这当然还是出于王妃的私心,期望着贺清能够与十一娘增进情谊。
各家自然还有不少仆从侍卫随行,浩浩荡荡一群人集结齐备,这回骊山之行的“始作俑者”晋王殿下却久久不曾露面,好容易等到晋王府来人,却是禀报晋王昨日下昼便已经先行一步,这人还真是一贯地为所欲为,放肆无礼,落人眼中,他竟成了最是被逼无奈意兴阑珊那一个。
却当然不会有人斗气不去,是以依然兴致勃勃地出发。
骊山自古以风景秀丽著称,距离长安城不足百里,封峦叠幛又分布着不少温汤,可谓四时有不凋之树,三春有飘香之花,故而自秦、汉以来便多设别宫离馆,君王贵胄常有游幸,谢莹却是来了这个时空初次前往,打听得周太宗亦在骊山兴建了汤泉宫,却拿不准是否是她所熟知的华清池。
只是这回并非是随驾游幸,纵然是晋王殿下,也不能公然住进汤泉宫,众人宿留处,只是南阳王府在石瓮谷外的别墅而已。
好不容易游猎郊外,即便是骄生惯养的大家闺秀,这一日都不愿闷在车與里颠簸,乐于放开拘束鲜衣怒马,十一娘自不例外,唯有谢莹的骑术实在难保安全,无可奈何地选择了乘车,一路上耳边围绕的都是母亲韦氏的谆谆叮嘱,让她莫要只顾贪玩,还得用心于陪伴莹阳真人,之于猎玩一事,放猞猁、鹞鹰出去捕捉一些野兔、山鸡便算应景,事实上女眷们猎玩也大多不会如男子一般拉弓引箭围狩猛兽,而以玩乐赏景作为首要目的。
谢莹虽然有心展示一番英姿飒爽巾帼可胜须眉的与众不同,以博晋王殿下刮目相看,奈何实在力不从心,原本就没有这样的技能,也不是三、两日间便能练就,但眼下听着韦氏絮絮叨叨,不免更生郁烦,她讨好莹阳真人有何意义?自是要争取与晋王亲近的时机,便格外抱怨祖母多事,居然让母亲随行,她又不是没有断奶的襁褓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