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非但没有打消她的积极性,反而更加增强信心,因为谢姑娘立即想到,正因为太后对晋王心怀戒备,将来晋王妃才更有可能在亲信家族择选,她甚至分析得十分准确,她的首要竞争对手即为柳十一娘。
这要是目标换为萧九郎,谢莹自认并无胜算,那两人本是青梅竹马,更何况萧九郎还是个才子,想来应与多数世族子弟一般,看重的是女子琴棋书画之才,这一点柳十一娘得天独厚,谢莹承认不能相提并论,可晋王殿下却是个“不学无术”,又哪里会在意对权势斗争其实丝毫没有用处的琴棋书画?
想到柳十一娘那样一副故作端庄沉稳的姿态,谢姑娘便嗤之以鼻——无非就是封建教条之下的木头桩子罢了,既无风情万种又非与众不同,必然为她手下败将。
但谢姑娘一贯提倡先下手为强,最好莫予对手上阵机会的真理,故而已经盘算开来,一旦让她再得太后器重,第一件事,便是要搬离柳伊水这么一个潜在情敌,只要她姻缘一定,自己更加胜券在握。
那么前些时候因为一时气恼有意疏远的行为就不可取了,接下来还得对柳十一娘虚以委蛇才好。
是以这日,十一娘便不无惊讶地发现莹妹妹对她恢复了热情,才一碰面,便挽着她的胳膊寸步不离,甚至于连带着将萧小九都奉承了一番,夸赞得小九都破天荒的微红了面颊,这情形,相当诡异!
重阳佳节,京兆柳当然也会登高望远,还是柳正在世时,德宗为了示以恩宠,便赐乐游原上别苑予柳家,那时谢饶平却没这荣幸,故而韦夫人年年登高,自然都会得太夫人邀约来柳府别苑共宴,也就是今岁年初,韦太后才下赐别苑予谢相,韦夫人与谢饶平之间已是“相敬如冰”,实不耐烦与谢相国共演夫妻恩爱,干脆将一应事宜交托给儿媳操办主持,自己领着孙女儿到姐姐这串门来了。
小九本也是随自己家人登高赏秋,可萧家在乐游原并无别苑,原本只能设围幛坐席,可柳、萧两家既是姻亲又历来亲近,太夫人自是会下邀帖,两家合在一处过节,更加热闹不说,也省却萧家不少麻烦,因而谢莹才有机会“纠缠”十一娘,顺便在她面前狠狠称赞了一番萧小九才华不凡风度翩翩。
“莹姐姐今日怎么这样活跃,简直如同换了个人。”柳瑾颇觉纳闷,悄悄与柳九娘讨论。
她因着是庶出,谢氏嫡出娘子们本与她并无多少交往,柳瑾也是从九娘口中得知谢莹从前的脾性,论来这回还是第一次与谢莹这般接近,当然会疑惑传言不实。
九娘却是知道谢莹大病一场后就转了脾性,这时却没那心思解释,一双眼睛就紧盯着谢莹与小九没有松懈过,心中大是警惕,又突然听得谢莹连“久仰才名”如此叵测的话都说了出口,终于忍不住打断:“十一妹,早前你我手谈,你可是落了下风,却还未及施罚呢!”
{}无弹窗旧岁重阳日,谢莹虽然已经“疾愈”,然而却因为仁宗丧不过一岁,贵族世家不敢宴庆,并没有让这位“归来者”感受到多少节日气氛,只吃了一块重阳糕,便稀里糊涂过去了,故而听闻今日竟是要举家前往乐游原登高赏秋,暗中觉得无比诧异——后世重阳可远没过得这般隆重,甚至因为又称“老人节”,她一贯认为并没有年轻人什么事,甚至懒得与祖父、祖母一同渡过,至多发条短信表示一下孝道,照常与小伙伴们花天酒地。
哪知此时的重阳日,与老人并没有什么特殊关系,世人却比中秋更要重视许多,不仅仅是饮菊酒、佩茱萸,但有条件,都要登高望远、赋诗唱贺,简直就是阖家出外郊游,甚是兴师动众。
且听连婢女都兴奋不已的谈论不休:“若是往年,今日夫人与小娘子必然会获邀入宫,登龙首台望远,普通人可没这幸运,多少荣耀。”
“此岁宫中虽无宴庆,倒是能往乐游原赏秋,京中世望之族可都会去呢,也是热闹非凡。”
“不知又有多少才子,在今日会作下重阳诗供人传唱。”
“要算来,小娘子可有好些年未曾登乐游原了,那时小娘子年纪还幼,应是不记得万人登高之热闹情境了。”
“今年怎能相比往年,太后可是专门赐予相公乐游原上一处别苑,就在柳府别苑比邻,可谓格外荣耀,乐游原上,连薛、萧等族可都无别苑呢。”
听着这些叽叽喳喳的谈论,谢莹郁闷的心情才略微得到了抒解。
原来她因为废尽苦心不惜讨好柳十一娘这么一个庶女,终究还是没有如愿挽回太后亲重,那日听祖母随口一提,似乎在不久的将来就要为她婚事打算了,怎不让她焦急不已?她可不想就这么嫁给个门当户对的普通世族子弟,被公婆压制着谨小慎微的生活,整日里就与一帮妯娌为了管家大权争来夺去,说不定还得忙碌于整治小妾收拾庶子。
可无论是祖母还是母亲,都如井底之蛙,巴不得她远离宫闱,更加没有考虑过让她成为晋王妃,顶多盘算一下普通宗室子弟,这当然与她的志向相去甚远。
展望全家,也便只有祖父谢大相国还有可能成全她的“志向”。
可祖父大人连多少子侄的学业都顾不上,就更不会将谢莹这么一个孙女儿看在眼里,谢莹倒是有心亲近,恃机向祖父表明心志,奈何谢大相国从来就没给过她机会,谢莹就没见过他几面。
也只好等到来年,宫中再举宴事,总有机会入宫觐见太后,再争取挽回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