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到中秋

望族权后 刹时红瘦 2760 字 11个月前

真人依然冷若冰霜:“我并没有介怀,只不过不喜与赫连婆媳更多来往而已,十四郎虽是我养大,到底还是赫连氏亲生,婚事当然应由她这母亲操持,太后也知道我,一贯不耐烦虚以委蛇,可十四郎大喜,我也不能不出席,我没有子女,唯有一个学生,故而还望太后体恤,准十一娘几日休假,有她在身边转圜,我也省去不少麻烦。”

再自然不过的理由,太后当然不会反对,只是还不忘私下叮嘱十一娘:“想来伊伊也知道,莹阳为十四郎姻缘耗废不少心力,没想到十四郎却偏偏对袁氏女儿情有独钟,这多少会让莹阳懊恼,不过莹阳视十四郎好比亲出,自然不会看着十四郎为难,伊伊可得好好开解莹阳。”

十一娘当然领命,如愿得偿地再获自由,随了莹阳真人出宫,却再得叮嘱:“离十四郎婚期还有几日,你先回一趟自家罢,待过了中秋,再来上清观不迟。”

不说十一娘还牵挂着点醒邵广,中秋之日又哪里愿意不陪在莹阳身边,小丫头离开太后视线,完全没有了沉稳端庄的姿态,扭着莹阳真人的胳膊好一番撒娇:“虽说应当陪家中尊长赏月,可拘束太多,终是不能恣意,十一长在禁内小心翼翼胆颤心惊,真人可得再体恤几分,就允了十一留在上清观吧。”

看着女孩笑靥如花的一张小脸,莹阳真人却目光沉沉。

年年中秋,这孩子都会废尽心机留在上清观陪伴她,是真害怕拘束只图恣意,还是与渥丹存在一样的心思……可那时连十四郎都不在身旁,除了渥丹以外,又有谁会知道中秋对她而言是具有什么意义?不会是十四郎提醒,这孩子又哪里会体察她不为人知的心情。

也许真是上天注定,或者是渥丹在天有灵,才送了这孩子来自己身边罢。

莹阳不由得微微一笑,默许了十一娘的请求。

{}无弹窗韦缃既然被太后说服,心甘情愿地接受了出宫嫁人的命运,如释重负的符氏当然立即建议将女儿接回私家预备六礼告成,这一日听说韦缃将要正式辞宫,还怀着一丝饶幸的十一娘当然要来送行,顺便试探一番韦缃的心思,想看看还有没有转圜的余地。

结果当然让十一娘大失所望。

“我也不舍得就这么辞宫,只十一妹当日也在,亲耳听闻了太后之言,既然邵郎已经答应了请媒求娶,我自然再不便久留内廷。”说起婚事,韦缃倒也没有扭捏作态,她年岁早已到了婚龄,虽说从前并没考虑过婚事,但既然心存大志,自然也没有多少羞涩闺阁的作态,更何况当初为了暗察薛家隐情,就光明正大地谎称自己对陆离暗怀倾慕,那时都没有扭捏,这一回俨然是父母之命无违礼法,就更不会有任何羞涩了。

十一娘也只好看着韦缃微笑:“想不到邵九郎真能打动缃姐姐芳心。”

“不瞒十一妹,早年听说长安五子力矬东瀛学者,我虽没有那幸运在场目睹,也知道邵九郎当时担当重责,不仅谙熟音律,诗才更是不俗,后来他进士及第,虽然不比三甲风头,吃亏也在策论而已,我阿娘那时就甚看好邵郎,眼下邵郎更得太后赏识,可见才华果然不凡,既然迟早也避不开婚嫁,与其屈从表面光鲜之纨绔庸碌,能得才俊贤士为良配,当然更加幸运。”

韦缃是一点不为低嫁恼恨,表现得格外喜悦满足,但她这些话,十一娘当然是一句也不会相信——符氏固然是慈母,一心只为女儿平安喜乐考虑,看好邵广也许符合情理,但韦缃一贯自信不同于万千闺阁,视文皇后与韦太后的成就为人生理想,又哪里会被邵广文才折服,早许芳心?若然如此,当年也就答应这桩姻缘了,又何至于拒嫁,反而让太后心存不满就此“失宠”,也不知太后这回怎么欺哄得她心甘情愿,但一定有监视盯防的示意,什么赏识幸运,韦缃顶多就是对邵广还不至于嫌恶罢了。

只不过既然韦缃表现出如此心悦诚服,十一娘当然也没办法再暗下挑唆,导致胸有成竹的韦缃主动毁婚,于是大感沮丧焦灼,不由又扳着指头数日子,热切期盼着十四郎赶快与袁家议定婚期,她便有了借口出宫。

接下来的这半月,对十一娘而言简直好比渡日如年。

终于盼到了莹阳真人入宫。

已经是临近中秋了,篷莱殿中菊色灿烂,但这一年却仍然没有宴庆,只因仁宗帝三年丧期未过,太后这个母亲虽然喜欢热闹,总不能完全不顾“丧子之痛”,反倒是民间,只是禁了一年宴乐,可不受丧期限制,但韦太夫人为了迷惑太后,自然不会提出接返十一娘回家拜月,大周的中秋相比元宵、上巳等节日还不如后世一般盛大,也没有讲究这日必须阖家团圆,无非赏月、玩月庆贺秋收而已,百官在这一日虽然得获休假,但有如十一娘一类“近臣”,便不一定会被“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