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挑拨离间

望族权后 刹时红瘦 2968 字 2024-04-22

谢相居然知情,自己却一无所知?!

毛维这才开始慌乱起来,他并不怀疑韦元平是无中所有,因为太后是否暗令使者彻察,只需明日朝会便见分晓,韦元平没有理由谎讹,之所以这回好心相告,无非是为了争取他为同盟,将来共同对付谢相而已。

将来事将来再论,眼下最为要紧是过了这一关口,汝阳王党已经极难对付,倘若他这时再失太后信任,岂不如雪上加霜?于是那高傲跋扈的模样顿时一扫而光,毛维亲自斟酒一盏,引身举敬韦元平:“韦兄请恕在下失礼,在下惭愧,这回确是需要韦兄为在下分辩,在下发誓,坚决不曾授意刘昙陷害邵广……”

“毛公,恕我直言,只是口头称誓,怕是不能彻底打消太后疑心,即便太后姑且信任,汝阳王党也不会轻易放过这回机会,是以毛公想要化险为夷,还需实际行动,比如暗助使者彻察真相,主动揭发刘昙之罪。”

“可我对岭南暴乱始末并不详知,又怎能相助察明真相?”

“这有何难,毛公只需修书一封,速寄刘昙,实不相瞒,太后已经暗令贺十四郎为台院侍御史,立往岭南彻察此回暴乱起因,毛公可提前知悉刘昙有所准备,稍稍提醒一句,贺十四郎虽与邵广交好,然颇为贪财好色……”

这就是要让刘昙主动行贿收买贺湛自露马脚!

“韦兄此计虽妙,然则倘若我真有这封寄书,岂不成了与刘昙串通之实据?”毛维倒也不傻,怀疑韦元平是在设计陷害他。

“如今局势,难不成我会如此不分轻重自相残杀?”韦元平嘿嘿一笑:“毛公看来还是信不过我……也罢,为让毛公心安,莫让明日常朝之后便与我一同谒见太后,当太后面,毛公主动献策如何?大可等太后允准,毛公再依计行事,这可是毛公自证清白之唯一机会了!”

得此保证,毛维心中再无疑虑,于是又再拜谢韦元平。

这一晚两人觥筹交错,大有言归于好之势,待到韦元平兴尽而归,毛维闷坐着又再将事情仔细梳理一回,不由对谢饶平大怀抱怨。

明知此事对他大为不利,谢相竟然连提醒都无一言半句,铁面无私到这如此程度,还真是让人齿寒心冷!

{}无弹窗随着春暖花开,毛维最近可谓心情舒泰。

上回察隐令造成的经济损失虽然没有得到彻底弥补,只不过新帝登基太后临朝以来,越来越多送上门的贿礼总算抚平了心头的惜痛,尤其是义川郡王前些日子私下送来的一套玉雕摆件,可谓价值连城,更加可贵的是郡王有意结交的诚心——太后虽然临朝,可幼帝总有亲政一日,义川郡王做为幼帝生父,将来地位可想而知,虽这时不便交往过密,暗中维持情谊总是有利无害,更何况对方竟然主动示好,虽说是无事献殷勤,可毛维想也能想到义川的打算,无非是为将来天子顺利亲政铺路,而太后总有一日会衰老交政,毛维当然时刻准备着见风使舵。

另外就是夏阳一案,虽然让太后对他心存不满,可随着贺淇拉帮结党意欲夺权,这些微过失自然成为鸡毛蒜皮,如今太后必须在国政上倚重几大丞相,才不至于被宗政堂逐渐架空。

从赫赫京兆尹贬为区区范阳令的族侄毛趋,前些时候却又升任幽州录事参军,虽然仍然没有调返京城,可足以表明太后已经不再恼怒旧过。

更有意外之喜,便是让毛维在夏阳一案吃了大亏的邵广,居然在岭南任上捅了漏子,被刘昙参了个死罪,眼看着轻而易举就能拔除这根眼钉肉刺,出了积年恶气,毛维简直乐不可支。

他不由想起刘昙千里迢迢遣人送来的贿礼,那些足以做为贡品的象牙、珍珠以及各色宝石,出手如此豪阔,所求不过是希望各大丞相多加照恤,让他长久留任广州都督一职。

刘昙还是个懂得规矩之人,又没有过多贪婪,岭南瘅气之地,虽然大周因为与各国商贸频繁,在广州设立港市,可到底地处偏远决非显重,否则也不会历来成为罪官贬流之地了,刘昙居然自愿长久留任,这也需要耗废一点心力?

这时毛维已经下定决心,看在刘昙“乖巧明智”又如此“聪明伶俐”不需意会就主动替他铲除邵广的情面上,必须保他老死在广州都督一职上。

心情愉悦的毛大相国在门下省兢兢业业地务公至下值,依然精神抖擞——明日便有常朝,只待太后当众宣告允准刘昙奏事,他就完全可以举杯祝贺邵广人头落地了。

可毛维尚还未出含耀门,就听见身后一声呼喊“留步”,转头一望,却是死对头韦元平咪着眼睛笑得莫测高深。

中书省与门下省分处宣政殿两侧,韦元平却特意绕来含耀门这头,摆明是专程见他,这不由让毛维心中疑惑,虽说为了大局,眼下他不得不与韦元平维持表面上的和睦,然而这仅限针对贺淇党,私下两人可从无交情,偶然路遇也是各自冷哼一声擦肩而过,是以毛维不由得抬头望天——毫无异象,夕阳仍旧是从西边落下呀?

接下来的事就更加让毛维大惑不解了,因为韦元平不仅与他同行出宫,甚至上马之后,还一路相随到了他的私宅,一点没有因为他的防备冷落而恢复自知之明,居然不请自入,硬是纠缠着要去他相府之中饮酒用膳!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