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唯柴取悲愤

望族权后 刹时红瘦 2816 字 11个月前

事实上柴取在入京投考之前,也听业师不止一回感叹仕途艰难,后来又得同门分析,晓得自己贫寒子弟要想一鸣惊人大约是痴人说梦,起初也做好了数载蹉跎的准备,连一举得中也仅只希冀而已,哪知世事无常,竟被他赶中这数十年难遇的机缘,一路饶幸过关,野心渐长,原本得到释褐的机会应当欣喜若狂,眼下却大失所望——

下县县尉与他梦想的中书舍人品级差得不是一点半点,柴取仰天长叹:明珠蒙尘,明珠蒙尘呀!

于是只好用孟夫子“天将降大任”鼓励自己,收拾行囊,垂头丧气地泪别长安,往巴属赴任去了。

阳春时节,正值灞柳飞雪,柴取牵着孤骑回望已在身后的繁华都城,通红了眼睛,紧握了拳头,站在如雪飘絮的美景中,暗暗咬牙:待苦我心志、劳我筋骨、饿我体肤、终有一日昂首归来,从此跻身显贵,今日轻我者,必有对我折腰礼拜之时。

不过今科高中者除柴取之外,其余人个个斗志昂扬,尤其是大获全胜的长安五子,已经早有所料的贺、薛、王三位尚且淡定,隐隐看透时局的尹绅虽然没有欣喜若狂,却为好友邵广的苦尽甘来庆幸不已,两人相对着傻笑了好些天,一贯不怎么乐意占好友便宜的邵广居然主动向尹绅开口借钱,设宴为贺,虽然也只是请了四五知交,却饮了个酩酊大醉,这些年来遭受的打击与憋屈一扫而空,只当然没有忘记在后策划的十一娘,酒醒后沐浴更衣专程礼谢,把个小丫头当如来佛祖一样膜拜。

更别提五人当中得职最为关要的贺湛,虽说他一直有把握十拿九稳毫无悬念高调入仕,可既然领受了太后这般“破格提携”,不表现出“沐浴天恩”未免说不过去,也不符合贺湛一贯的“处世原则”,所以上清观里,也难免再一次筹备贺宴。

消息刚一传开,平康坊鼎鼎有名的都知娘子杨叩玉竟然率先求帖,希望能在上清观酒宴上祝兴。

贺湛虽也是北里常客,更兼当年叩音的事与杨叩玉有过交道,不过也深知叩玉为人,别看长袖善舞,骨子里却并非趋炎附势的世俗,脑子稍稍一转,就想到这事不那么简单,私下找十一娘商议。

“别不是晋王就来讨要你欠下那个人情罢?”

十一娘随手援助扈氏的事当然没有瞒着贺湛,再一打听得晋王不久前为了扈氏痛殴纨绔的消息,哪能不知扈氏已被贺烨收服,听贺湛一说杨叩玉如此积极前来奉承,也想到背后十有八九是贺烨授意,就不知道扈氏所求何事,但只不过十一娘有意与贺烨“牵扯”,对于还人情的事当然不会拒绝,想都不想便应允下来:“只听陆哥说过扈娘那精妙绝伦之剑舞,正恨不便往平康坊观赏,这回可算有了眼福,十四郎当亲书邀帖,请叩玉都知赴宴。”

{}无弹窗天不负我,果然天不负我!

当从徐修能口中再一次确定太后会亲自主持关试后,柴取几乎忍不住仰天长笑,他毫不怀疑自己的真才实学必然会让太后惊叹器重,在他心目中,韦太后无疑是天下“最伯乐”,否则也不会痛下决心肃正科举!自己接连憾失榜首,无疑是被出身拖累,谁让太后虽然公正严明,奈何底下官员蒙昧无知?这下好了,太后亲自主持关试,终于到自己扬眉吐气大显身手时候!早知如此,何必自降身份去求娶区区一个庶女?以致于遭受如此屈辱。

柴取眼前已经出现了一条锦绣前程,就等着他青云直上。

他甚至开始憧憬释褐后的官职,相信以自己的才华必然会留职朝中,不知会是较书郎,抑或拾遗补厥?

兴奋得无法安睡,翻来覆去整晚,好容易才迷糊了一阵,恍惚中已经到关试,在太后面前,他以一首长赋大受称赞,当场得授中书舍人。

竟然是五品的中书舍人!

狂笑坐起,才发觉是南柯一梦,摸了摸嘴角,收获满掌心的口水。

尽管梦境并非现实,却丝毫没有影响柴取的舒畅心情,于是接下来的这几日,此人废寝忘食挖空心思构思一首长赋,中心思想当然是赞美太后仁德公允,堪比尧舜。

五日时间弹指而过,果然得到了原本当在吏部大堂的关试改为前往金銮殿的消息,当迈进富丽雄伟的大明宫时,柴取激动得膝盖都在发抖,尤其当叩拜太后,只撇见那一尾金绣辉煌的裙角,这位已经兴奋得涕泪横流,险些没有痛哭失声。

高高在上的韦太后自然没有留意数十人中有这么一位滑稽的存在,而柴取因为兴奋与激动,再兼敬畏,也根本不可能察觉太后的注意力只在少数几个士子。

结果必然是让柴取大失所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