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杨叩玉一口应允相助扈氏,连贺烨都忍不住称赞道:“叩玉娘子果然仗义,当得脂粉英雄之赞。”
“这几日徐二郎因为金榜题名,忙着与不少同年宴庆,应就在平康坊。”扈氏固然也是感激涕零,然而却也担心徐涵闻讯而来不管不顾闹得人尽皆知,那她手中就再无要胁的把柄,于是连忙提醒叩玉。
“只要徐二郎人在平康坊,不出一刻准能打探出是在谁家。”叩玉却胸有成竹,轻拍了一下扈氏的手背当作安慰:“放心,就算英国公赶在前头,有晋王在座,想必英国公也不敢无理取闹。”
说完转过笑脸,看向贺烨:“大王也是仗义之人,否则今日也不会出手援助扈娘,送她到妾身居处了。”
救人救到底,送佛送到西,贺烨既然从一开始就趟了浑水,这时倒不介意再被叩玉娘子“狐假虎威”利用一回,再说他也有意留下来观望事态,到时也好向柳十一娘交待,落实她欠下这个人情。
眼见着这位出了名暴戾的晋王摸着下巴笑容可掬,叩玉的心算是彻底放了下来,当下也给了扈氏一个定心石:“大王既然答应在旁协助,今日之事,英国公不愿妥协也只好妥协了,扈娘留在这处厢房,等着听好消息便是。”
当下交待仆役,立即去坊内打听,徐二郎徐修能在哪家饮宴,定要将人请来叩玉家。
只是一旁江迂,在听闻主人竟然乐意受人利用后,心思一动,暗暗关注着扈氏,唇角牵起一抹“老怀安慰”的笑容。
{}无弹窗“妾身本为弃孤,已不记得家居何处,乞讨时多得养母收容身旁,经养母教授剑舞技艺,辗转在外以卖艺为生,后养母患疾,方返回京城,三年前在外卖艺时,却被英国公徐涵看中,欲纳为姬妾,妾身虽为贫微,实不愿受禁于人被人玩弄,奈何徐涵以养母平安要胁,妾身只好妥协。”
关于扈氏的遭遇,贺烨早先只听她斥出“淫贼”二字倒就推测出七七八八,在京都这等豪贵云集的地方,欺男霸女这类事情实在不算新闻,贺烨原本并不耐烦“行侠仗义”,对扈氏的遭遇也不存好奇,他之所以跟进来旁听,好奇的却是另一件事——就不知柳十一娘那精灵古怪的丫头与这女子有何交集,晋王可不相信十一娘当真只是因为同情心,便请托自己出手援助。
然而他这时听得扈氏坦诚身份,倒不似柳十一娘旧识,只因贺烨压根想不起扈氏口中颇为忌惮的英国公徐涵是个什么来历,料想着并非权势滔天,与京兆柳不能相提并论,倘若柳十一娘与扈氏本为旧识,凭那丫头的计谋,只怕早想出办法解救扈氏脱身。
“英国公?”杨叩玉却在听闻“淫贼”的尊姓大名后,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扈娘可是因为在国公府见过我,因而今日才寻来此处?”
“正是。”扈娘颔首,看向叩玉的目光倒是十分敬服:“两年前徐涵过寿,曾请叩玉娘子过府助兴,妾身当时也在宴上服侍,亲眼目睹……徐涵因为看中随叩玉娘子同往伎人,提出买为家伎,伎人大惊失色,显然不愿屈从,叩玉娘子三言两句,硬是教徐涵那淫贼打消了心思,妾身当时本已心如死灰,只因养母之故才强忍淫贼玩弄,正是叩玉娘子仗义维护那伎人,才教妾身心生希翼,如今我之养母已然病故,我孤身一人再无牵挂,哪怕豁出性命,也不愿再委身那老淫贼。”
在平康坊众多妓家中,杨叩玉的确因为仗义,有“风尘女杰”的美名,虽然是妓子们私下颂扬,可不少熟客也都听说过叩玉都知怜贫惜弱,这让不少士人越发喜爱叩玉娘子的耿率义气,不少世家子弟对她颇为维护,于是也造成了诸如英国公一类算不上权势滔天的显贵,多少会有所顾忌,不敢将仗势欺人的威风在叩玉家显摆。
但叩玉却有自知之明,有的事情,并非她出面就能解决,比如眼前扈娘的遭遇,就不是叩玉一介妓子能够救助。
她叹息道:“扈娘有所不知,英国公之所以会留我几分薄面,不过是因为我好些常客出身显望,当日我婉拒英国公,又是因为那伎人籍属教坊艺伎,英国公将之占为家伎本就有违律令,而扈娘……当初纵然是逼于无奈,然而已为英国公姬妾,英国公倘若闹上门来,也是占得情理,我不过一介风尘女子,怕是无能庇护扈娘。”
“妾身虽来求庇,却也不愿连累娘子,自然也晓得凭淫贼权势,当然不会善罢甘休。”扈娘似乎也想到叩玉会有所顾忌,这时颇为心急地说道:“从前也就罢了,眼下却正是时机,那淫贼之嫡次子才刚高中金榜,而据妾身看来,徐二郎不比得父兄贪图享乐,而是心存大志,他苦读多年,好容易考中进士,正是春风得意之时,倘若家门闹生丑闻,岂不对将来仕途无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