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卢夫人上门

望族权后 刹时红瘦 2873 字 2024-04-22

卢锐当即拍着胸口:“大母放心,孙子哪会那样糊涂,这世间美色不知凡多,柳六娘不过中上而已,哪里至于让孙子色令智昏,之所以纳她为妾,就是因为孙儿咽不下这口怒火,孙儿如今骂名全因喻四郎而起,而柳六娘原本是他未婚妻,倘若委身于孙儿,看喻柳两家今后还有什么颜面四处诽谤。”

卢夫人听了这话竟然十分舒畅:“你阿母对这事还颇有些顾虑,可大母就知道我这乖孙,哪里会是浅见之辈,也只有喻家才将柳六娘一个落魄世族女看作珍宝,堂堂显望子弟,不过是将之视为玩物,与那些青楼妓子有何区别?”

及到财礼上门,听说柳东野夫妇却连推拒都不敢表现明显,卢夫人更添一层鄙夷,正交待儿媳寻人卜算,择好吉日通知女方准备一顶喜轿将人送上门来,为了达到羞辱喻、柳两家目的,卢夫人尚正筹谋着为卢锐这回纳妾大设宴席,闹得人尽皆知,哪知孟氏不请自来,正是按照计划进行挑是生非。

“贵府八郎看中敝侄女,原是六娘三生有幸,妾身与外子只觉受宠若惊,可因为六娘受京兆嫡宗长辈照庇,并不住在本家,是以妾身赶忙往京兆宗宅,将这喜事告知,然而太夫人却推托不信妾身一面之辞,不肯放六娘归家,还说……说不信京兆卢贵为显望竟行为强纳之事……称就算国公府登门求纳,也不会允准。”

卢夫人自然也听说过婷而姐弟寄居京兆柳一事,对韦太夫人的反对也是早有预料,然而听孟氏竟然说道对方竟直言不讳称京兆卢强纳,只觉心头那堆怒火又被浇上一桶热油,头顶险些没有冒出青烟来,鼻子里重重哼出一声,又将肩脊一挺:“好个韦氏,果然是她在背后中伤我卢家!何为强纳?柳主薄作为柳六娘嫡亲尊长,既然收下财礼,便是应允了卢家纳聘,韦氏不过为同宗族亲,有何立场拒绝!她不放人,又在背后抵毁,我自然要登门理论,孟娘子既是六娘世母,也当在场作证。”

孟氏自然是趁心如愿,遂答应下来次日便随卢夫人再往柳府,然而柳东野听闻自家也免不得被牵涉进这桩是非,尚还有些迟疑,孟氏又是一番苦口婆心:“倘若咱们一昧袖手旁观,可是两头落不着好,唯今之计,也只好相助京兆卢,夫君可着人将六娘四处卖弄图嫁显望之事张扬,如此一来,即便她咬定不愿,人言议论也都是她咎由自取,她若依然不识好歹,一来会被京兆卢恨之入骨,再者名声败坏,将来还有哪家世族愿意求娶,六娘可一直深悉厉害狡诈多端,哪里会不明白除了应允此桩之外便是走投无路。”

柳东野便彻底被孟氏说服,赶忙依计行事,咬牙拿出十余贯钱来,收买不少市井闲汉大肆张扬,短短三两间,便有不少人听闻柳主薄有一侄女,本是与喻四郎定了亲事,眼看就要婚嫁,哪知喻四郎因为意外身故,柳六娘便迫不及待要再攀高枝,不想却被卢八郎看中,决意纳之为妾一事。

而卢夫人与孟氏,也在次日斗志昂扬地杀往崇仁坊柳府,原本作足准备要与韦太夫人展开一番唇枪舌箭,哪知却扑了个空——太夫人这日回娘家,看望兄嫂去了。

{}无弹窗卢家做为京兆十望之一,当然不是因为家族只出了一个卢太后,事实上是到卢太后这一代,此族已经因为后继无人纨绔辈出而走下坡路,荣国公这爵位都是卢太后从儿子德宗那里争取来,至于荣国夫人刘氏的家族那就还要更不堪些,虽说祖上也出过一个宰相,勉强算为官宦世家,然而却是大周建国之后才兴起的“暴发户”,没有什么根底。

当初刘氏之所以能嫁入显望并成为宗妇,说来全因肃宗脑子一热。

肃宗有个宠妃便是出身刘氏,当年与皇后卢氏之间可是你死我活斗争不断,肃宗这人也有个怪僻,便是十分乐见妻妾之间争风吃醋,有皇帝在中挑事,卢后与刘妃的战斗不断升级,最终导致卢、刘两家当众群殴,笑话闹得满京皆知,肃宗这才出面收拾残局,方式就是将刘氏女赐婚给卢家嫡长子……

结果刘妃反而因这一事气得吐血,不久就死了,刘妃又无子嗣,唯一有个公主,嫁人不久就病死收场,刘家完全没了倚仗,这才对卢家示弱,从水火不容一下就转变成为阿谀奉承,变脸之快让肃宗自得不已,居然还令史官将这么一段让人哭笑不得的故事编入国史,成为肃宗帝的“功德”——君上多有智慧,略施小计便让两个彼此仇视的家族化干戈为玉帛!

当年得肃宗赐婚的刘氏,便是如今的荣国夫人。

虽然自从大周建国,门阀权望就再也没有了从前一般甚至可以决断帝位归属的权力,然而世族的社会影响力还在,在政治仕途上也依然还有显然的优势,好比卢家这种根底深厚的家族,打心眼里是瞧不上刘家一流暴发户的,这就造成荣国夫人一直被世人称为“卢夫人”——大周贵妇不从夫姓,好比韦太夫人,就从不会被人称谓“柳夫人”,只有娘家与夫家差距悬殊,才以夫姓冠于诰命之上,表示妇人之所以尊荣全因夫家,与娘家没有丝毫关联。

此事为世俗惯例,然而却一直是荣国夫人的心头厉刺,触及就会流血。

因为每当被称“卢夫人”,就是提醒她出身不显,偏偏她又不能纠正世人称谓,尤其是卢太后在世时。

直到如今,虽然卢太后已然入土,“卢夫人”的称谓却早已成为习惯,连荣国公都觉得是理所当然,刘氏哪里敢有任何不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