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躁的籐原石生这时垂头沉默,籐原郊拾只好无可奈何结结巴巴地解释——居然已经慌乱得恢复了大周人民听不明白的日本话。
存心刁难,这坚决是薛绚之存心刁难!
当粟田马养听说他们一方足以让帝国引以为傲的两大国手竟然无能复奏此首琴曲时,焦怒的心情已经达到了顶峰,但虽然恨不能用眼中的怒火把这时依然云淡风清的薛陆离烧成灰烬,无奈却找不到任何说辞指责对手。
规矩是他们挑战方拟定,不介意以新曲为题也是有言在先,万万想不到的是籐原虽然能牢记曲谱,却被那让人眼花缭乱的指法转换给刁难住了,竟说根本不需尝试,确定无能流畅演奏!
他总不可能让对方换首曲目吧,指法太难,可能再限简易之曲?
难怪薛绚之早前敢摞狠话,声称若先出题比试就此结束!
这时举座中人,固然没听明白东瀛四杰的交谈,然而从粟田马养一直黑到脖子底下的神色也不难猜中结果,想起四人曾经的狂妄自大,都有一种扬眉吐气的心情,只是还维持着外交礼仪,并没有借这时机冷嘲热讽,泱泱大国对待小岛异族应当宽宏大量。
可纵然没有遭遇咄咄逼人,心高气傲的东灜四杰也已经羞愤欲死,为首者粟田马养只冲莹阳真人草草拱了下手,就阴沉着脸拂袖而去,其余三人也是落荒而逃。
这场“中日对抗”最终以日方狼狈败北告磬,如此大快人心的喜事自然在上清观文士宴后飞速传遍了长安城,李渔原本戏称的一句“长安五子”竟然从此成为陆离、贺湛等人的代称而名躁一时,甚至后来被录于史册,对于此事便是十一娘也没有事先预料,她可没有与李渔大叔事先串通,只是因为身为女子天生的小心眼,实在气愤所谓东灜四杰的自以为是,故而建议陆离在琴艺上有心刁难,也让粟田四位自省井底之蛙的含意,不要以为挫败了几个名不符实之人,就敢猖狂自大,讥我大周无人。
但十一娘当然时刻牢记着她的主要目的,并非是要挫败东灜四杰。
可是还没等贺湛听令行事启动计划,长安城中不少士子就开始炮轰万年令曹刚。
咦,难道又出个与她心有灵犀之人?——十一娘顿时困惑了。
{}无弹窗“叩膝遥指碧空日,始分乌衣与青锋。”
当王七郎掷笔,将他联写那几句描述光华璀璨如羿射九日,身姿矫敏似腾龙飞翔的剑舞诗文朗声吟诵,几乎是话音才落的瞬间,邵广便接上了形容贺湛早先收势回锋的一句,而最是激越的两节曲调虽然已经奏完,全曲却还未有就此终结,贺湛的剑舞也仍然还在继续,只是不复早前剑影人身两不分的急势,而力沉顿挫,正合这转为悲缓的琴音。
但是邵广却没有再继续描述舞姿,他与薛陆离四目一对,微微颔首,两人互相会意,邵广忽然从辅音转为主奏,一边吟诵道:“誓借手中轩辕剑,力斩敌将项上首。”
以此两句彻底为剑舞终结,当见已经完成联诗的王七郎与薛陆离顺利交接,邵广一边拂弦,一边再吟四句,却是将诗文引申至两军对决,提示陆离接下来描写刚才那段金戈铁马的曲意。
陆离亦如王七一般,几乎毫无停滞一挥而就,又掷笔吟诵,而在这过程中邵广再度与王七交换了主奏与辅音的角色,当陆离归席,几乎是天衣无缝接奏辅音,四人中竟然是三人先后担当主奏,并顺序联诗。
这时乐曲已近尾声,邵广才亲手执笔,只见他一边疾书一边吟诵,仍旧游刃有余。
——激越之后的悲沉,是血战过去的疆场,是黄沙死白骨,朱缨断青峰。
声析江河势崩雷电的交锋之后,是飞篷尽断野草枯萎,是鸟无声山寂寂,夜正长风淅淅,是天地为愁,草木凄悲。
是游荡疆野的孤魂,因地阔天长不知归路,是那万里之外,牵挂征人的父母妻小,盼不见亲人归来,绝望掩面痛不欲生。
当最后一声琴音散尽,诗文终于从曲意里归来现实——
“曲尽悲音尚绕耳,叹绝郁情还闷胸。好祝千秋长太平,佳祈万古久昌隆。”
吟罢,掷笔,归座数息。
五人当中,唯有贺湛鬓角微汗,其余四个尚且神清气爽,但反观起初不可一世的东灜四杰,这时神色却再无轻松,似乎尚未从震惊中回过神来,不敢相信大周士子中真有人能无可挑剔地完成他们精心计划,苦练多年自认为无人匹敌的“绝技”。
复奏琵琶古曲简直与籐原兄弟的演示毫无差异,而技艺明显更高一筹,一首长诗,虽不算精才绝艳,但因为四人联写,并有始有终起呈完整,且几乎人人皆有佳句,又是在限时之内没有商议的情况下一气呵成,这已是大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