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贺十四伴舞

望族权后 刹时红瘦 2955 字 2024-04-22

这话说得太直白,倒把贺湛噎得目瞪口呆,半响才苦笑道:“我竟无言以对。”

明明是十一娘要利用他甘当绿叶,相助邵广与尹绅尤其前者扬名,他只不过不善诗赋,虽然有评鉴音律之能,演奏乐器却不如陆离,因而只好担当“伴舞”,可十一娘这话说得,“伴舞”似乎是他唯一特长,让他这个蒋公高足情何以堪……

“十四郎,切莫妄自菲薄,我信你一定能胜过那些倭伎。”十一娘拍着贺湛的肩膀,一副信任不疑的神色。

贺十四:……

“恼火”之下,得力臂膀竟然破天荒地摞了挑子:“我不过是个伴舞,可无能设计高崖峻挑衅遣周使。”

十一娘:……

眼看着贺湛眯着那颠倒众生的妩媚眼角发狠的模样,小丫头忍不住抚额,咦,这回玩笑话说得太过火,居然引发罢工事件。

好吧,算她理亏。

“既然十四郎无计可施,只好我来制定计划,十四郎只管准备伴舞一事。”

这话更让贺湛青筋直冒,然而十一娘的笑脸立即递上:“只要十四郎这回尽力,我保证,绝不提醒阿姑强逼你定亲如何?”

贺湛瞬间心平气和:“你可牢记今日之诺!”

一时却疏忽了,十一娘不过是承诺绝不提醒,根本没有答应倘若莹阳真人主动逼迫,她会设法转圜。

{}无弹窗本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拐角竟见柳暗花明下站着个京兆尹对自己招手微笑,曹刚那叫一个如释重负与欣喜若狂,几乎是毫不犹豫就撩起袍角健步如飞地一路小跑,这有若绝境逢生的大好机会,他当然不会只让谋士与一个从者联络促成,必须亲自出面讨好示诚,所以曹刚次日就迫不及待地前往京兆府廨求见毛趋。

要说这个毛趋,其祖父与毛维之父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勉强也算毛大相国自家子侄,当年在科举这座“龙门”前竭尽全力蹦跶也没能蹦跶过去,干脆也就放弃了,一门心思尽数用在讨好毛维这个堂伯身上——那时毛维官至一州刺史,虽然距离朝堂甚远,然而也是整个毛氏一族官职最高的人。

在毛趋不懈的努力下,终于超越了众多毛姓子侄,得到堂伯的信重与亲睐,争取得书吏这么一个差使,那时候的京兆尹,与如今的元刺史元得志其实算为“同僚”,后来毛维之所以攀搭上谢饶平这么一个谋主,毛趋也在当中起到了拐弯抹角的作用,所以当毛维顺利成为太后党,没有忘记毛趋的功劳,通过先给毛趋之父谋取官职的途径,最终让堂侄得了恩荫的机会,算是有了正经出身。

毛趋在任京兆尹前,只做了一任县令,并且还是远在江南,离政治中心十万八千里,而京兆尹这么一个三品职官,那可是大周史上多少宰辅重臣的晋升之途,显要可想而知,居然就这么落到区区一任县令脑袋上,不得不说毛趋的确占尽天时地利人和——谢饶平这人实在有些呆气,当太后掌权,急需心腹占据要职,他却没有首先顾及自家子弟,反而将大好机会分给党羽。

毛维自己就有三个儿子,当时也都成年,然而大约是被谢饶平影响,毛维这个正经通过科举入仕的人,顺理成章就产生了不愿让儿子巧取捷径,将来很可能遭人鄙薄的想法,一门心思要让儿子通过科举出仕,因而京兆尹这么大一个馅饼,才会硬生生砸在毛趋脑袋上。

毛趋却丝毫不以为幸福来得太突然,反而认为一切都是他应得的报酬,此人自幼“心怀大志”,却在科举一业上遭受不少挫折,一度愤世忌俗,甚至认为堂伯之所以青云直上,离不开他的筹谋规划,自己是居功至伟。

那些年当毛维显赫风光时,屈居县令一职的毛趋分外不甘,于是心理越发阴暗,睚眦必报的性情逐渐养成,突一日终于飞上枝头,就更容不得他人冒犯。

赴任途中被邵广讽刺了几句,他便含恨在心,打听得邵广竟然欲争取京兆府解送,欣悦不已仰天长笑——刚好撞在我手里,简直就是报应不爽,当邵姓小子考到两鬓斑白依然不得及第,看你还敢如此狂妄?!

科举是毛趋心中永远的痛,他当然明白对于一个士子而言,屡第不中是多重的打击。

所以不管太后的大业进行得如何,是临朝受挫抑或如今再掌大权,毛趋这个堂堂京兆尹即使在百忙之中,都没有忘记关注邵广这么一位萍水相逢。

不过直到不久前,他才听专门盯防邵广的家人说起竟然有个尹绅与之相交莫逆,而这尹绅虽非世族子弟,却也不是毫无根底,那家人甚至都觉得京兆尹紧盯着邵广这么一个落魄子整治太过小器狭隘,出于好心劝解:“大尹,邵九郎屡试不中,此时几乎已经心灰意冷,即便大尹放过,也许他也再难金榜题名,何必……在下听闻尹二郎与贺十四郎及王七郎似乎有所来往,连带着邵九郎也同两人交熟,如今更是寄住在上清观,就怕,就怕……”

“有什么好怕!”毛趋怒目一瞪:“别说贺湛,莹阳真人也不足为惧,这可不是德宗朝!那尹绅竟然决意与邵广同甘共苦,本府便成全他这知交意气!”

所以尹绅今岁就相跟着一齐倒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