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国民好叔父

望族权后 刹时红瘦 2949 字 11个月前

周人喜猎,贵族多爱驯养猎宠,猎猫虽然也包括甚得贵妇钟爱之猞猁,可用到“头”这个单位……大约便是指虎豹一类了。

同安果然变了脸色,连连摆手:“阿叔好容易驯服,同安可不敢夺爱。”

不过天真质朴的同安很快意识到一件事,不无诧异问道:“叔祖那胡旋舞是杂玩俗技?”

这回晋王并没讳言:“当然是,可不如杂耍技人一般?”他狂放无羁惯了,压根也不在意这话有不敬尊长之嫌,可今日说出之后,不知为何总有种被人看穿伪装的压迫感,也不知为何就朝十一娘看去,却见那小丫头这时正关注着打马入场那几个男子,还不无惊异“咦”了一声。

于是晋王也几乎是下意识间转移了目光,但这时同安又再问道:“阿叔惯爱击鞠,今日怎么无意下场,同安可爱看阿叔击鞠了!”

好叔父贺烨又立即收敛心神,转回目光冲同安眉开眼笑:“今日场下不过庸人,不是我对手,你阿耶今日兴致甚好,我也不欲让人死伤在我杖马下!”

“阿叔别只顾着吓人。”同安连忙就是一句,竟然抓了十一娘的手开解:“阿叔玩笑而已,并非如他所说这般凶狠。”

十一娘虽然洞悉同安公主温和柔弱,又将规束当作习惯,是以她略微冷肃一些非但不会激发同安逆反心理,更可能会让其产生依赖感,不过当然要讲究适度,否则过犹不及,可即便十一娘早有此番设计,却没想到同安的依赖之心如此严重,这时便将她看作“良师益友”,甚至在晋王面前这样维护。

其实对于同安而言,虽然自幼受冷,骨子里尚有天子骄女的自觉,之前从未曾与外人接触,一旦身边有了侍读,依她性情,对身任督管的十一娘自然更加敬畏,可见十一娘虽然严格,但温言细语并无矝傲不耐,同安越发钦服,可天之骄女总有些争强心,也一贯知道小叔父晋王的暴戾性情,唯有对她千依百顺,这就好比世人皆怕阎王,万一阎王对某人关怀备至,“某人”在世人面前也总归有了不同凡响之处。

所以同安这时,才会一扫往常温懦,表现出周护旁人的热心。

然而同安却没想到她那恣意枉为的叔父突然问出一句让所有人都听不懂的话来——

{}无弹窗当年引得众“岳母”争相夺婿的俊美少年郎,眼下尚且未至不惑,风流倜傥非但不减当年,甚至比少年时更添沉稳英挺气度,岁月并没有在他那张美颜上增添“杀痕”,只将那优美的面部线条改画得越显锋锐,少了几分妖娆媚惑,添了几分冷洌干练,而当微笑时眸光潋滟,顿时又见风情无限,看得当年一众“失之交臂”者面红心跳。

在众人或是羡慕或是妒嫉或是强撑着假作淡漠的目光中,小韦氏这个得嫁玉郎的优胜者自然无比骄傲,只见她高高扬起面颊,脸上也是光彩照人,甚至无睱斤斤计较那些媚眼秋波的觑觎,眼睛锁在自家丈夫身上拔不出来。

而随着仍然懵懂的同安公主那声喃喃赞叹“叔祖舞艺真是高超”,边上便有一个侍读也忍不住显摆:“我叔父便是随郡王一同负责福陵工建。”那不无得意的语气再度引起十一娘轻轻一笑——果然还是稚拙,这有什么值得夸耀?

却不由暗暗疑惑,义川郡王今日为何借舞“邀宠”?话说他不是应当在富平督建太后将来埋骨所在么……

然而太后却似乎忽略了义川本不该在这大出风头,只是问了一句:“义川不随圣人宴请新科及第之俊才,来我们妇人宴席凑什么热闹?”

就听那光凭皮相已经导致不少女人神思游离的祸害又再有若沉弦的嗓音:“太后旧岁千秋,某不及恭贺,今日一舞且算补庆,某只通音律歌舞,却不善诗赋经史,某于曲江流饮只是摆设而已,还望太后恩赐一席,准某赏乐观舞,这才是自在饮宴。”

说话间人却已经过去,挨着小韦氏跽坐下来。

待那雅乐再响、艳舞又动时,十一娘就再也听不清太后与义川郡王之间有什么交谈了,她直觉这段时间又发生了她不及听说的事,义川郡王通过今日这番卖弄风情堂而皇之面见太后,一定是有通过小韦氏的嘴巴说不清楚的话需要直接进言。

当然十一娘也没有频频观注更加不可能企图偷听,论是再怎么要紧,义川也得避开晋安长公主这个耳目罢,当然不可能在席上说道。

而往往钦点探花郎游街打马归的时间,都是接近傍晚了,曲江流饮的诗会当然不可能消耗好几时辰,未隔多久,天子身边顾怀恩便来邀请太后等女眷往毬场,说是天子授令组建的击鞠队要现场比拼,这几乎也是传统节目了。

同安虽获允前往,然而与大多数赴宴的命妇般,可没资格坐进天子与太后所在的玉宵楼,那里非但最是靠近毬场,并能俯瞰战况,又不用担忧吃上满嘴铁蹄疾奔扬起的尘土,自然更加不需担心观者被击球误伤,可谓最佳观赛点,除了天子与太后,也就只有诸位相国才能有这荣幸获邀陪坐,有时就连亲王、郡王等贵胄,也不一定有这恩荣。

但今日因为有小韦氏在,义川郡王自然也昂首挺胸地进了玉宵楼,晋安长公主更是根本不需请示,自动自觉地跟了进去,同安却被春莺引至玉宵楼右后侧的围幛中,这里虽不如玉宵楼得天独厚,也是位置甚佳了,虽然有被灰尘呛咳之忧,但至少能看清场下战况,又因三面皆有围幛,同安再不用受那各色目光洗礼,有益于放松身心,就连那些侍读,这时也完全抛却了拘谨,谁让同安公主分外平易近人呢,没了太后在场震慑,她们这时都有了几分在家一般的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