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成曲已晚

望族权后 刹时红瘦 3293 字 2024-04-22

他看见她轻吁口气,唇角扬起如释重负般的笑容:“四年未碰瑶琴,不瞒陆哥,我是真没从前自信,好在听你抚奏一遍,可勉力一试。”

陆离微笑:“无论过了多久,有些事物记得便是记得,不会生疏。”

这一语双关的话,却没让聪慧敏锐的十一娘听出别样意思,她笑道:“但愿如此。”

双膝跽琴案,四目交会意,琵琶先拨响,瑶琴后奏应。

起段轻而缓,仿如春将晚,红雨漫漫下,香流淌淌远。

忽而音渐急,骤然风雷剧,狂低千树摇,暴涨万浪起。

不再温柔乡,分明生杀场,铁骑追狼烟,吹角震川疆。

铿锵收沉缓,依若春将晚,花下人不在,水畔余冷盏。

一曲尽,十一娘怔怔许久,好容易才平息心情,她不由大声称赞:“陆哥所谱此曲,若为世人听闻,又是一曲千古称颂。”

陆离也笑,可那笑容有些恍惚苍白,他仍抱着琵琶,指尖却已被敞袖遮掩,一开口,话题也不在琴曲上。

“五妹,我世父仍然坚持力保刘渡,我不能说服他。”

十一娘的心思也立即收敛,想到早先薛三哥满面歉意,问道:“世父可是怪你多疑?”

陆离摇了摇头:“五日前咱们商议后,我本想立即知会大父,大父却因受凉病倒,略等了两日,刘渡一案却有新进展,司天丞上谏,天象异变,长安九月飞雪,为冤禁忠良之兆,故,世父与冯伯璋上本,恳请圣人慎视上天赐警,释放刘渡。”

居然这回天象异变让刘渡成了受益者?可真是出乎意料。

“圣人准了?”十一娘问。

“虽然韦、毛二人坚持反驳,然,圣人已准世父与冯伯璋所谏,许就在这三、五日,刘渡便会无罪释放。”陆离苦笑:“世父已然被冯伯璋拉至同一阵盟,无论如何都不肯相信我之质疑,说我小人之心渡君子之腹,畏头畏脑难成大事,他已经在与冯伯璋筹划,借刘渡案,追究谢饶平构陷之罪。”

“舅祖父如何看待?”

“祖父倒还相信我,对于早铺后路以防祸及满门之事也十分赞成,相信世父虽然固执,也不会反对。”

十一娘这才松一口气:“如此,就要依计行事了,刘渡死活太后固然不会放在心上,但坚决不会容忍有人削弱她之臂助,眼下谢饶平对太后还有作用,不到弃子之时,太后必保谢饶平,那么就一定会铲除谢毛之敌对,若待太后动手,做什么都迟了,只有预早……或许才有作用。”

{}无弹窗十一娘再一次来薛府“习琴”是五日后,初雪还未消尽,前夜又再下了一场,这回连她都不得不捧上手炉,带了风帽才能出门,脚下穿着毛绒里的鹿皮靴,膝盖上围了银鼠套,下了车踩着那雪水浸透的路面,仍会感觉凉气从脚底渗入,走起路来膝盖直颤。

陆离却不在居处,但仆婢们一见十一娘,不需多问便将人直接带去暖阁,这里烧着火墙,屋内还设着炭盆,榻台上铺着又厚又软的绒毡,除去周身累赘才不惧阴寒刺骨。

十一娘才除靴入内,就听见一声“阿姑”的轻呼,薛昭乐呵呵地迎上前来。

就算富贵人家,到了冬季也多是在卧憩处才设暖阁,不过薛陆离因为重伤后身体一直不好,往常他看书待客的地方便多设一间暖阁,今年天气冷得急早,连薛昭都不耐寒凉,这时也在暖阁里读书描帖。

“阿耶去见曾祖父,嘱昭儿在屋子里练字。”薛昭说了一句后,又立即将十一娘拉去案几前,让她看刚刚写好那五十个墨字:“可不是昭儿偷懒,认认真真完成了,阿耶还未归来。”

十一娘称赞了薛昭两句,便让青奴将她准备好的两双一大一小水貂护膝取出,一双替薛昭围上:“今年天寒,可不能大意,不能嫌这累赘就懒得带,这皮子最是轻柔,即便是习武也不会碍事。”

“阿姑真好。”薛昭十分领情,又拿起另一双来看:“这双是给阿耶?可是阿姑亲手缝制?这针线可真好。”

十一娘:……

“你这年岁,知道针线什么叫好,我可不善女红,这是青奴手艺。”

倒不是十一娘自谦或者有心避嫌,她是的确懒于针凿,莫说缝制裘皮这等高难度,绣个香囊都让人看了憋不住笑。

薛昭便一本正经礼谢青奴,慌得婢女连忙还礼:“小郎君快别如此,折煞婢子,婢子不过是废了手工,小娘子为了寻这两块皮子却花了不少心思。”

见薛昭又要谢她,十一娘将人扶住,原是要考较一番侄子学课,哪知却被薛昭抢了先:“阿姑弹琵琶我听。”又立即起身,到架子上翻找出一个卷轴来,铺在案几上:“阿耶这些日子得闲就在上写记,我问后才知是琴谱,是阿耶亲自谱成,阿姑快弹与我听。”

十一娘目光落在这卷琴谱上,却是微微一怔。

《燕歌》?她记得当时豆蔻年华,便蛊惑着陆哥自谱一曲,就是此曲,可数载过去,尽管陆哥已经谱成不少琴曲,这一首却一直未曾谱成,她偶然想起来,问过一回,陆离只说不尽如人意,还待完善,结果直到她殒命,也没听过陆离真正意思上这首初作,不想他一直不曾忘却,直到如今,许是觉得如意了。

便照着琴谱弹奏起来,起初节奏缓平时还好,过渡也还勉强,不过到急昂时一连串轮指技法,十一娘至今仍未熟惯,就显得尤其吃力,又转为缓沉,竟一时失控而不能继续,她不得不停手,看着发怔的薛昭,摇头一笑:“曲子太难了,阿姑技法还待精练。”

薛昭倒也诚实:“我说怎么听来,不是那么悦耳……”

却忽听门响,陆离笑着入内。

他已经在暖阁外站了一阵,听见十一娘力有不逮时便想阻止,可不知为何已经扶在门框上的手总是无力拉开那道门扉,就这么僵怔着。

他想起那一年,少女微仰着面颊提议:“陆哥莫如亲谱一首琴曲,琵琶瑶琴合奏,我与陆哥联弹。”

数载以来,用尽心思意欲谱成唯一这首琴曲,却一直未曾让自己满意。

直到她嫁入东宫……残曲一置又是数载,既然世上已经无人奏应,此曲谱来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