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恶霸克星

望族权后 刹时红瘦 3175 字 11个月前

十一娘:……这还真是大起大落。

“可是两年之内,宇文盛又立平乱之功,被擢为高州刺史。”

到这还没完。

薛陆离摇头:“五年前,宇文盛远在岭南,却不知为何得罪了朝中御史,几经弹劾,于是又被贬迁,成西州长史。”

十一娘眉梢一动:“若说五年前,他开罪之人应是太后党。”

陆离颔首:“可他这回却是被韦元平举荐调任长安令。”

“如此说来,这人倒是学了乖,想必从前应是得罪了谢饶平一党,为起复却攀搭上韦元平。”

陆离微笑:“的确如此……宇文盛并非名门世族出身,寒微子弟,能靠科举入仕已然不易,当年他探花长安,白马玉袍,引不少望族闺秀芳心暗许,然而,他却并未答应显望择婿,让不少人跌足叹息,也不知他什么时候娶了妻,我也是因偶然机缘,才知他这时是万绯孙女婿。”

见十一娘不大明白,陆离解释道:“就是江东伯堂兄,万绯虽为族长,然而万家在京都已经消沉二十余年,即便子侄有人入仕,上五品者一个没有,万绯长子更是屡考不中,一直未曾入仕,嫁予宇文盛者正是万绯长子嫡长女。”

十一娘明白过来:“宇文盛当年婉拒不少名门,却是娶了一个出身并非显望甚至白身之女,这当中可有何蹊跷?”

“我暗中打听了一下,据说当年宇文盛路遇万氏,一见钟情,便上门提亲,当时他正任拾遗,前途无量,万绯都觉不可置信。”

“这人还真有些意思。”十一娘说道。

“我又察了一察,宇文盛在高州任职时打击过不少地方恶霸,官声颇好,却也得罪了不少人,然而凡是与他不对付,自身又有恶行者,后来皆不得善终,即便被贬黜西州,宇文盛看上去圆滑收敛不少,可自他到任,西州不少贪宦恶霸亦意外不断,有被人刺杀,也有意外坠水,或死于暴病者……当年弹劾宇文盛那御史,一年前意外坠崖,尸骨至今未找到。”

十一娘:……

这人简直就是恶霸克星呀?!

{}无弹窗九娘告知那桩喜讯,不过多久,十一娘就在韦太夫人口中得到确定。

“是为刘渡一案,圣人才诏你阿耶返京,具体情形你阿耶在信中也没详说,可我琢磨着,刘渡被押返京城就关审大理寺,却能及时得知圣人怀疑裴郑逆案应有冤情,咬定是谢毛党羽报复陷害他,前往汉州察案官员这些年来一拨拨下派,明明罪证确凿,圣人却听信刘渡喊冤而犹豫不决,眼下冯伯璋等又力保刘渡企图将谢饶平坐实栽诬,表面上看是为裴郑不平,背后却不无蹊跷。”

太夫人这番意见,十一娘当然大感认同,事实上她与贺湛及陆离包括王七郎推敲,也怀疑刘渡背后有高人指点,这个高人多半不是为了裴郑冤案,而别怀目的。

不过这些朝堂政务,太夫人固然乐意分析告诉十一娘,十一娘却不便发表过多见解。

她继续洗耳恭听。

“你阿耶在汉州一任四年,对刘渡有罪与否应当有所判断,待他归来一问便知,倘若刘渡真是罪证确凿……不能因为刘渡自称为裴郑不平就颠倒是非,也不能因为对谢饶平有利就包庇刘渡。”韦太夫人叮嘱十一娘:“你如今师从莹阳真,难免会有女眷借口其余从你这处打探刘渡一案,与你阿耶态度,你心里有个准备,仔细口风。”

十一娘更加赞成韦太夫人这番当即立断,虽然与太后不和,可也不能因为这样就偏帮奸侫小人,于裴郑两族昭雪非但无益,反而遗祸无穷。

太夫人这样叮嘱也不是杞人忧天,事实上自从十一娘成了莹阳真人学生,这些年来邀帖不断,贵妇贵女们打着与她交好的旗号,拐弯抹角刺探柳家甚至莹阳真人立场,以判断太后与天子究竟谁更可靠,墙头草该往哪边倒。

其中当然也不乏已经站定立场之人,出于各种企图,试探柳家是否果如其然更加亲近太后。

十一娘当然施放出去不少烟雾。

这时世人不少相信薛家内部也有不和,薛谦与陆离之父薛诩面合心离,也都是从柳十一娘身上推敲判断出的结果。

薛谦为天子忠臣,同谢韦两党誓不两立,然而薛谦眼下虽得信重,薛诩却仍然像个摆设一般,并没有因为兄长而得到提携,薛陆离更是与柳家交好,十一娘毫不隐瞒她向薛六哥请教琴艺的事。

虽然关于薛家内斗的事没有一句从十一娘嘴里说出,但反而显得可信。

人就是这样,往往自信于自己的推断。

说完这一桩喜讯,十一娘才问起柳主薄登门拜访的事:“可是为婷姐姐婚事?”

太夫人原本愉悦的神情却立即消散,眉心蹙成一个疙瘩:“谁知道什么打算,坚持接婷儿回去,说什么远在义阳就罢了,既然来了长安,怎么也不好再麻烦咱们……早干嘛去了,都快过了一年,这时想起婷儿来,我就担心与喻家虽说已经谈定,毕竟还未互换庚帖。”

“就只接婷姐姐回家?”十一娘却敏锐抓住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