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哪儿了……”晋王懒洋洋问道:“伤得可重?”
“这……”江迂躬身:“详细奴并不知,只打量着,应是没伤着脸……”
见贺烨面无表情,江迂也再没多嘴,跟着主人前往莹阳真人居处。
上清观既是照公主府规格敕建,面积原本相当宽阔,德宗当年又拨赐了不少宫人,再兼南阳郡王调拨女儿使唤的仆婢部曲,数量之庞大,可比亲王府。
然而德宗崩后,再兼裴后薨逝,莹阳当真产生避世清修之心,将那些宫婢遣散,有的嫁了人,有不愿嫁人者也安置到田庄里,上清观只留心腹,这时统共也才二、三十人,便不能顾及东西院落,干脆下了锁,唯有中轴这三进院落以供起居。
后院是真人清修之处,中院才是居住地,贺烨所住这间暖阁正在中院,因而距离真人居处不远,他才绕过当年选徒的正厅,便见一处亭台里,青涩少年与稚拙女孩各据一个画案,照着亭外一丛金菊挥毫。
女孩显然有些惧冷,身边放着个火盆,然而似乎为了轻便,未披风氅,一时停笔,竟不顾微雨,步出亭外弯腰细细观察那花色,惊得一边婢女连忙撑好油伞,小声规劝着:“小娘子仔细受寒……这样天气,本不该在亭中练笔。”
少年也搁了笔,到女孩身边,听见这话,满脸肃然地纠正婢女:“十一妹练习工笔,重在逼真,怎能闭门造车,这可是真人布置功课,如此敷衍,十一妹可会受训。”
贺烨认出那少年就是萧九郎,不由狐疑:这小子怎么来了上清观,没听说阿姑还收了个男弟子。
就见十一娘已经归座,拿起画笔,却歪着头问萧九郎:“九哥那画成了?”
萧九郎嬉笑道:“我不过是陪练,纵然不成,也不会受训,十一妹莫理会我,容我在侧观赏,也算偷师。”
十一娘面无表情:“你伫在这儿,挡光不说,也扰得我没法专心。”
看上去虽然是有些不满,然而烨大王直觉小丫头对萧家小子这态度,相比四年前似乎更加亲近。
又见萧九郎干脆跽坐在地板上,仍然陪笑:“这样就不挡光了……要不,十一妹干脆歇上一阵,与我说说话,真人自打抱恙,十一妹就干脆搬来上清观侍疾,咱们已经三月有余不见,眼看真人好了,十一妹也将回府,我却要往上洛贺寿,这一去就得等过了新岁……十一妹,明日我就要远行,你莫不考考我诗赋可有长进?”
这下连那婢女也表示赞同:“小娘子,你昨日才伤着了手腕,今日可不能练习太久,若是有损筋骨落下痛症,可怎生是好?”
萧九郎一听这话,惊呼出声:“十一妹伤着了手腕?”
就要察看。
“轻点,别咋咋唬唬,一点小伤而已,回去可别多嘴,不然大母也得担忧。”
虽有十一娘叮嘱,然而萧小九依然持续惊呼:“谁这么大胆,竟敢在十一妹手上留印!”
远处贺烨被“留印”这一说法恶寒了一把,小子怎么说的话!
他眼角一瞥,窥见江迂肯定的神色,知道多半是自己“大胆留印”,不由闷咳两声。
算我理亏,这回不与萧家小子计较。
贺烨最后瞥了亭子里就差没捧着小丫头的手腕长吁短叹满脸心疼的少年一眼,抬脚走开。
{}无弹窗贺烨重新恢复知觉那一刻,首先清晰感觉的是洞穿耳膜的淅沥声,紧随着是隐约的人语,仿佛两个上了年纪的人,在低低讨论今冬第一场雪也许不用等到寒衣节后,他还没睁开眼,意识就先紧紧一绷——七岁那年就开始学习吐纳调息,随着功力渐增,听觉已经练就异常灵敏,因而这时不需睁眼,也知交谈的人并不在近前,应是在屋子外头。
第一次醉酒难免造成记忆断篇,晋王还以为自己这是在紫宸殿内寝宫里头,居然有陌生人隔着墙谈论气候,与常不同的诡异情形不由让他浑身布满戒备。
然后才感觉到闷热透骨,周身汗黏黏的不得清爽。
见鬼!江迂在搞什么明堂,明知自己惧热,难不成在这季节就通了火墙不成?
这才睁眼,瞧见的是天青色帐顶,并非自己惯用的鸦青锦,还有身上捂着厚厚几层锦被,嘴巴里也热辣辣的,连带着胃里也烧得难受。
一侧脸,才瞧见内侍江迂跽跪床前,头却一点一点,居然是在瞌睡。
晋王自然也紧跟察觉这间屋子并非他的寝宫,陈设相当陌生。
眸子里的愠怒才缓缓消散,因为他立即想起自己被江东伯灌醉的糟心事。
他倒懒得去猜度这是哪里,戒备也逐渐放松。
有天子阿兄庇护,紫宸殿可算大明宫中最安全的地方,然而那隐在的危险却无时无刻不刺激着贺烨的神经,久而久之,连他自己都说不清楚暴戾张狂的言行是伪装抑或天生俱存,然而清楚的是,他更加愿意沉默,实不耐烦动辄喝骂挑衅,但只不过就连这阴沉脾性也得小心收敛,免得被太后看穿深不可测,将他视为威胁。
张狂蛮横者,总比满腹心机更好对付。
这时身边没有其余耳目,贺烨才能略微放松,不用假作骄横无理,一脚踹醒江迂。
宿醉后的疲乏感让他这时更加懒惰,不愿意动弹也不愿意说话,当然也没有兴趣伪装。
只不过身上压着的锦被实在让贺烨不适,统统掀开后,终于觉得恢复了几分轻快舒畅。
他压根没有闲情观察这间暖阁的陈设,只瞄了一眼绷在窗上的桑纸隐隐透出沉晦天光,误以为这时还是傍晚,十分乐意耽搁一晚不用回宫,压根没想到已经是次日午后了。
就这么撑张着手脚仰卧着,贺烨轻轻闭目。
不由得又想起贵妃说的那些话,一股子烦躁就像难以摆脱的藤蔓般,又开始在他体内缠绕。
“大王尽管是因心存忌防才装作不学无术,然而也当暗暗用心文教了,另外暴戾骄横之性情也当收敛几分……大王有所不知,圣人已不可能再有子嗣,已经决意将来立大王为储,倘若大王名声太过暴戾恣睢,只怕也会被太后利用鼓吹朝臣反驳圣意。”
这还真是晴天霹雳。
在贺烨看来,他那阿兄虽然因为痛恨谢饶平及毛维一党,起意将之铲除,可四年以来,却仍然顾忌太后心情,以致毫无进展,阿兄至孝又温儒,下不了狠心,哪里会是太后对手?连铲除两个朝臣这种轻而易举的事都无能为力,更别提立他这个异母兄弟为储,只要阿兄稍微泄露出这层意思,甚至只要太后察知阿兄绝嗣之秘,必定会生斩草除根之心。
到那时候,就算会引议论质疑,就算他贺烨臭名昭著毫无根底,甚至就算有可能被潘博揪住把柄有了名义起兵攻周,太后也决不会让他这个眼中钉苟活,有一丝一点机会位及九五。
怎么想都是死路一条。
这些年来窝囊郁忍竟然是白废力气。
贺烨一想到这就忍不住紧握拳头。
他其实早就忍不住了,恨不能与韦海池这祸害同归于尽,既是为阿兄清除隐患,也算为生母报仇血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