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氏那叫一个七窍生烟,居然把女儿也一同带来,这是准备在长安定居么!
她原来以为,嫂嫂只是不放心四郎独行,才送上一程,待安置好四郎就要回去蒲州呢!
乔氏就十分担心起后头那一辆车,莫不是举家搬迁过来了吧?!
大约是见小姑面色不善,和氏倒也有些紧张,连忙解释道:“路上遇见者,一问之下,竟然也是你夫家族人,十二、三岁女孩,带着个七、八岁大少年,说是姐弟二人,原居霍邑,竟无长辈同行,一路上除驭者外,也就只跟着个仆妪,我再一打听,原来父母双亡,姐姐才打算带着幼弟来投奔族人。”
和氏说话间,后头那辆车已经步下一少女,牵着个年岁更小的男孩,身上衣裳虽也半旧,看上去却比和氏母子三人要干净整洁,两个孩子冲乔氏一礼,少女便道:“霍邑柳氏,族中行六,携胞弟八郎,拜问安好。”
乔氏却将柳眉一竖,二话不说冷笑出来:“这是打哪冒出族人,就没听说我柳氏在霍邑还有分支,若真为名门闺秀,又怎会沦落到投亲靠友?分明招摇撞骗之辈,竟也允许进门,还不赶出去,若不依不饶,送去官府问罪!”后面半句,显然就是冲着萧媪发作。
那少女闻言,眉心微蹙,却半点不露惊慌,只慢声解释:“霍邑柳氏本为晋州柳氏分支,京兆柳与晋州柳一本同源,儿虽遭遇困境,却决非招摇撞骗。”
乔氏见这小丫头竟敢顶撞,就要发火,萧媪却也上前劝阻:“娘子已经验看过小娘子过所凭证,确实为族人,令仆请入叙话。”
和氏也忙劝说:“小姑何必动怒,若真是招摇撞骗,问清再处治不迟……”小腹忽然发出“咕”地一声。
乔氏脸色越发难看了。
和氏不由分说扶着乔氏就往里走:“赶了大半月路,只恨不能快些见着小姑,今早就没顾着用膳……”
几个管事仆妪忍了好几忍,实在辛苦才没笑场,萧媪见乔令兄妹竟被这么晾在门外,连忙恭请:“小郎君与小娘子快请。”
乔令还好,乔娇却得意洋洋横了那少女一眼——让你神气,不过就是落魄远支,摆什么名门闺秀架子,显得高人一等。
“看着吧,得罪了我姑母,你们可在柳府站不住脚,迟早被人扫地出门!”乔娇到底没忍住,擦肩而过时低声说道。
“你!”少年气得面颊发红,重重一跺脚:“阿姐,一路之上,这家人可占了咱们不少好处,连阿姐几件衣裳,都被她们讹了去,竟一点不念咱们关照之情。”
“些微小事,何必计较。”少女却轻轻一笑,拉了弟弟的手,颇带歉意对萧媪说道:“有劳阿媪,领我姐弟二人拜问族中亲长。”
{}无弹窗柳府藏书阁中,萧小九再一次将那枚“御用”扳指推到十一娘跟前:“十一妹,晋王既然都说了是因你更加强记才赐此物为赏,你何必再推辞?”
十一娘才找到一本并未看过书册,只想找个安静角落一读,对小九的纠缠简直不耐烦到了极点:“我又未与九哥比试,何来胜负之说?晋王本就是将此物先赠予你,让你转赠我不过打趣罢了,你也当真!再说我又不会拉弓射箭,要这物件何用。”
“这可是御赐之物,珍贵非常。”萧小九只觉好物件要谦让十一妹,殊不知他十一妹厌烦的就是御赐二字,这阿物她以前的确见贺衍佩带指上,如今看着都觉添堵,更不提据为己有。
“珍贵非常,你才得好生留着,仔细损毁,被追究大不敬!”
小九蹙眉:“这哪是赠人以礼,简直就是给人找麻烦,难不成我还得将这扳指供奉起来。”
“所以,九哥是要将麻烦推托与我?”十一娘瞪着眼。
小九越发讪讪,这才将扳指收好:“十一妹莫气,是我考虑欠妥,算了,还是我留着这麻烦吧。”
真不知那九五之尊晓得堂堂御赐竟然被人如此嫌弃该作何感想,十一娘却不忘提警:“咱们私下议论无事,这话可不能说与旁人知道,这几日你躲着晋王些,莫与他冲撞争执。”
虽然她已经九成确定贺烨并不是真正暴戾,然而万一萧小九这熊孩子因为不服冒犯那位,即便只为了维持一贯“形象”,贺烨也只好让小九吃些苦头,远离着些自然才万无一失。
“十一妹,听说晋王来此是为击鞠技艺,三哥领他前往毬场去了,你就不想去看看?”
“有甚好看,我也看不明白。”十一娘眼见萧小九似乎跃跃欲试,终于收敛几分不耐:“九哥若想学击鞠,待晋王回宫,自不少机会,不差这几日,大母可是再三叮嘱这几日要谨慎言行,切记莫要惹事。”
“晋王分明不学无术,却还自傲欺人,我实在不服,与之比较经史诗赋又胜之不武,骑射上我也未必输他。”小九鼓着腮帮。
这孩子怎么这样好胜,十一娘哭笑不得,想了一想,佯作生气道:“你既一心要与晋王争强,何苦拉我来这藏书阁,若觉无趣,我也不拦你,你自去便是。”
萧小九这才醒悟过来,连忙陪礼:“怎会无趣,与十一妹一处最有趣不过,再说十一妹若不在场旁观,我即便取胜也没意思,罢,我不与粗鄙人计较,十一妹莫恼我。”
“九哥可是又忘了谨慎言行?再者君子可不该背后议人。”十一娘实在担心这熊孩子祸从口出。
哪知小九更是将胸脯一挺:“便是当晋王面前,我也敢评他不学无术、粗鄙无才,只不过我说这话时他正好不在罢了,怎是背后议人?”
十一娘烦恼地捧着额头,不无沮丧盯着自觉光明磊落的萧小九长叹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