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兄弟见面不相识

望族权后 刹时红瘦 3166 字 2024-04-22

贺湛这时也不客套,大剌剌趺坐下来,唇角一斜:“郎将勿须多礼,松散即可。”

分明就是以主人身份,只将兄长当作访客对待。

这态度,自然将贺淋一番“情非得已”以及“嘘寒问暖”的话堵在胸膛,一时气怔。

贺湛像是毫无知觉,张口就问:“郎将是为何事来此?为免足下忧惧,也无须诸多客套,你我长话短说。”

忧惧二字便如一掌重掴,当面刮得贺淋面红耳赤,他本有不甘,想证明两句当年煞克之说并非无中所有,母亲下令仆妪禁言不得外传已是仁至义尽,否则贺湛莫说姻缘,只怕连仕途都得受阻,贺湛若有孝敬之心,该当体谅母亲为保家族平安无奈心情,倘若因此心生抱怨,岂非不孝不义自私自利?

然而当见贺湛已经十分不耐蹙起眉头,贺淋不由联想到莹阳真人一贯行事脾性,这兄弟自幼受族姑教导,怕也不好欺,更何况今日此行还有要事,大没必要争口舌之利,因此只好生受贺湛话中暗讽,说道:“听闻十四郎与王七郎为好友,故而我有一句劝言,想托十四郎转告,哗众取宠须得有个限度,倘若再不收敛,只怕不能收场反受其害。”

原来是冲这事,贺湛才有一点疑惑,忽然想到他这位长兄娶妻魏氏,其父兄正与毛维打得火热,否则长兄也不可能获得羽林郎将之职,只不想这事,毛维竟然也在关注,难不成太后为了促成七郎另娶柳五娘,竟然不惜动用整个政事堂班底?

这些所谓国相,不理地方军政要务,两只眼睛却都盯着一桩儿女姻缘,还真是滑稽。

不过,这也说明太后涉政一事不庸置疑,韦太夫人那番推测也十中八九。

这天下,要起风浪了。

然而贺十四郎这时当然故作气愤:“郎将这是什么话,王七郎至情至性至忠至义者,为太后凤体安康宁愿长祈佛前也是真心诚意,怎么成了哗众取宠?郎将污我知交,恕我……请郎将自便,不送!”

{}无弹窗好友王七郎欲“出家”这事,贺湛非但一早得知,甚至于此桩能引起如此轰烈势头,坚决离不开他在背后推波助澜,然而,这位却没有亲自参与支持七郎“忠义”之行,这时悠悠闲闲留在上清观中,与阔别已久的凌虚天师以及莹阳真人对弈品茗,日子过得分外自在。

这时的上清观,虽然不复德宗帝时热闹情境,不过莹阳真人才名在外,时不时仍有旧友抑或文士拜访,抑或清谈,抑或求画,也有不少投卷无门的士子,抱着孤注一掷心态,期望才华能得莹阳真人赏识,达到声名鹊起目的。

因而这日,当观中仆从步伐急急往莹阳真所在这处亭台过来时,贺湛也没放在心上,只以为又是哪个士人登门拜访,手里黑子毫不犹豫落下,登即让原本捻须自得的“仙风道骨”变了脸色。

“十四郎好心计,千防万忌,结果我还是入你陷井。”随着凌虚天师不无懊恼的投子认输,仆从却已经进了亭台,跪揖道:“十四郎,普宁坊贺郎将在观前求见。”

贺湛一时没回过神来,好半响才醒悟竟是自己长兄来访,他不由冷笑出声:“今日这太阳,不是打西边升起吧。”

就连莹阳真人这回也没好话:“即便没从西边升起,说不得也会从东边落下,可不是天下最希罕一件事?”只嘱咐仆从:“你问贺郎将,许多年来都对他弟弟畏之如虎,怎么今日吃了熊心豹子胆,竟不惧十四郎煞克了?”

她心里这把火憋着实在有些年岁,盖因当年——那时她心绪不佳,常往邙山散心,有回腊月返京,本是为着陪同父母家人共渡元旦新岁,途经一农郊村野,却遭遇风雪,不得不暂避农舍,那家主人甚为热心,看上去日子也算丰衣足食,非但毫不犹豫收拾屋舍容她一行暂住,还不忙迭杀鸡备膳殷勤招待,烹食香味便引来一三、四岁稚龄孩童,冰天雪地里还穿着单衣,衣料却居然是绫罗绸缎。

然而那孩子又瘦骨嶙峋、面黄肌瘦,遁着香味到人屋舍门边,直盯着锅鼎眼睛几乎冒出绿光来。

农妇忙不迭让孩子入内烤火,肉食未熟,且先以一碗馎饦让他充饥,本是最常见不过一碗汤饼,这孩子却弃箸不用,直接伸手进去狼吞虎咽,农妇声声叹息,莹阳也是叹为观止,不由惊讶:“这孩子看上去也不似乞儿,衣着虽单薄,面料却名贵,怎么竟饿成这形状,难道家里没有大人照顾?”

农妇也说不详细,只知这孩子住在村子附近一处庄宅,眼看院墙高壮,门扇厚重,应是富贵之家别苑,庄宅起初还有不少仆妇,不知为何,两三年间人口越来越稀少,到了这时,唯剩一个年过古稀半瞎老妪。入冬后,老妪隔三岔五就病,也没心力照管这孩子,男孩便只好在村子里游荡,受好心农人施舍饮食,一问之下,孩子也不知自己姓甚名谁,唯一说得清楚是本来侍候他一帮仆婢有的病死,有的逃走,半年之前,便连乳母也病重不治,之于父母长辈,孩子见都未曾见过。

莹阳不由动了恻隐之心,她起初只以为这孩子虽然出身富贵,不过应为庶子抑或遇见不慈继母,才至于丢来庄宅不闻不问,哪知细细一察探,竟然得知这孩子居然是宗室嫡子,她的族侄,虽父祖相继亡故,生母赫连氏却好端端地养尊处优。

当年莹阳年岁还轻,性子本就有些急公好义,哪能容忍族中子侄受这苛虐,气冲冲就寻去普宁坊贺府理论,赫连氏却毫无自愧,称亲生儿子煞克,才一出生,就累家翁丢官郁亡丈夫也得重病,更至于牵连长子也险些不治,她是无可奈何,才将十四郎送往别苑,并不曾苛虐,也遣了仆妪好生照料,只不想十四郎煞克得厉害,便连仆妪都没逃脱厄运,接连逃亡,眼下宁愿被发卖,也无人再敢接近十四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