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义川郡王

望族权后 刹时红瘦 2789 字 2024-04-22

可她又不免想到对柳姑丈的怀疑,一时又沉重下来。

倘若柳姑丈当真逼死姑母,又与裴郑灭族相关,那么便不能从十四郎之言将阿蓁牵连进来,毕竟柳姑丈是她生父,柳氏为她血缘至亲,怎能逼她为裴郑血恨而报复亲长。

经此一恍神,不知不觉就已归来永嘉坊,及到无衣苑,萧氏因拜访王家耽搁半昼还得过问家务,自让十一娘回西厢安歇,可十一娘才刚回到居处,却得知一件意外——

今日因着年龄尚小不够稳重所以不曾跟随出门的碧奴出了事,竟被两个婢女争执时不慎烫伤。

十一娘不顾傅媪劝解,央告着立即要去探望碧奴,傅媪无奈,只好领着十一娘到了她还从不曾涉足的倒座房仆妪居处,才进靠西打头一间,十一娘一眼看见的却是萧氏贴身婢女岂曰,这时却正跽坐榻前,亲手替碧奴涂沫伤药。

听见门扉响动,二婢都侧过头来,见竟然是十一娘,便连岂曰都难得有些手足无措,待要扶碧奴下地,却被十一娘抢前一步阻止了。

十一娘不及去想岂曰何故在此亲手敷药,连忙察看碧奴伤势,只见少女一截原本细白的小臂赤红肿胀,竟被烫得不轻。

这一时间,不由让十一娘想起从前在她身边侍候之婢,十余载起居不离,后来随她入宫,却早在她被软禁时不知去向,其余宫人无一敢告之二婢下落,有那心软的,也只黯然垂泪而已,那些时日贺衍避而不见,只遣心腹日日送来药膳补品抚慰,以致她连当面质问都没有机会,心里却是明白的,只怕那两名婢女已经不保性命。

关于这些惨痛悲切,新生后她不敢也不愿过多回想,只为强迫自己将一切悲恸化为仇恨,这样,她才有勇气面临未知叵测,才有力量担负那个无比艰巨的责任。

所有被污篾陷害无辜死去的人,无论是她之亲长抑或旧仆,裴郑族人与受牵者,当然还有虽然活着,却已经被打上罪逆烙印在惶恐屈辱中挣扎的族人,她不能忘却,更不能不顾,一定要为他们昭雪,那些元凶帮凶,无论是九五之尊抑或高官显贵,要让他们血债血偿,为此责任,她誓死不休!

碧奴虽年少稳重不足,却一贯机敏,决不会无端端卷入争执受伤,应当是为了她之嘱令。

十一娘是被碧奴这桩意外触动深埋于心的悲愤,是以仓促间只觉心潮起伏,竟至眼角泛红。

{}无弹窗这一日接下来的许多时间,十一娘的脑子一直被义川郡王四字占据。

之于贺湛提出这一位怀疑对象,的确是被她忽略了,因为自从裴郑一案发生,虽她心中一直存有不少犹豫疑惑,不过贺衍始终是她最为怀疑之人,更兼前番贺湛细诉诸多因为裴郑灭族得益者中,也没有义川郡王在内,十一娘根本不知这位如今颇为得重。

想来也是十四郎之前有所疏忽,因为诸如洛阳牧及大都督等官职历来是由亲王抑或郡王遥领,而所谓“遥领”,便指这些名义上的一地最高长官并不亲临职地,其实也就是虚衔罢了,关于职地军政事务实际仍然是由“尹”或者刺史、都督等统管。

皇族王孙遥领高职并不值奇异,但义川郡王的情形却有些不一样。

义川郡王为洛王嫡出次子,而洛王正是肃宗一母同胞之弟,当年英宗在位,本是一早立了嫡长子为储君,然英宗皇后却因失宠于帝被废,英宗疑心东宫因为生母被废对他怀有怨谤,不顾众臣谏言决心废嫡长储位,当时肃宗生母颇得圣宠,故而肃宗与洛王无疑成为储君有力角逐者。

肃宗年长,洛王却更有贤德之名,兄弟二人一度为了储位勾心斗角几近反目。

后来肃宗大获全胜,登基之后,却对洛王一直心存忌惮,虽因着同胞手足之故并未狠心铲除,然则一直闲置不用,这也是义川郡王作为德宗血缘最亲之堂弟,同样不受重用的原因。可到德宗朝,争位失利而终身无为的洛王早已因心灰意冷郁郁而终,因为是上一代恩怨,德宗虽对嗣洛王与义川郡王闲置不用,可还留着表面上的情份,常诏二王入宫饮宴赏乐。

相比嗣洛王寡言沉默,义川郡王表面风流不羁,暗中却似乎并不满足于闲散。

十一娘记得当年,义川郡王就曾登门拜访裴府,向祖父“请教”经学。

然而祖父一贯疏远王公贵胄,当然应酬敷衍过去,只后来这位义川郡王,却与小崔后娘家人崔牧父子频频来往起来。

如今想来,崔牧父子对储位心存欲望,落败后还欲散布不利贺衍之说动摇帝位,虽然最终因为崔牧“急病”不了了之,可倘若不是祖父当初力保,别说崔牧一家,便连徐国公乃至崔氏一族只怕也会受牵。

不过做为崔牧父子至交之义川郡王,却忽而得了贺衍看重,这当中情形自然让人玩味。

义烈皇后小崔氏并非殉君,而是被德宗遗旨赐死,是因德宗一早笃信小崔后不甘亲子贺烨失储,担心贺衍登基后,小崔后这嫡母挑唆手足相残导致政变内乱,故而,留子去母以绝后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