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父女之间

望族权后 刹时红瘦 3045 字 2024-04-22

后来大婚之前,父亲这才显露出依依不舍,一改不苟言笑,抚肩谆谆叮咛,直称虽是嫁入天家,也不能忍辱受屈,别忘了有娘家亲长在后庇护。大礼当日,她拜别父母,母亲固然含泪,父亲竟也红着眼角。

可惜婚后,她鲜有机会与父母共聚天伦,直到那场大祸临头……父兄赴死之前,竟不得一见,道别也只有与祖母母亲。

未知父祖临刑之前,是怎样悲愤担忧,为她这个身陷深宫再也没有倚仗的女儿。

而这时在柳家,固然受到少卿夫妇不少怜爱,她却不能真心感激。

因为不知柳家是否与家族之恨牵涉,倘若有关,她决对不能原谅释怀。

十一娘深吸一口气,微微闭目忍住万千情绪,随之仔细看习卷上字形——正如柳少卿所言,她这般年纪不识女红针线,而前世她虽懂得绣样配色,于针线上也始终生疏,皆因大周贵女而言,重在琴棋书画,针凿一事并不被注重,往往只懂鉴赏优劣区分雅俗,至于动手自有绣娘婢女代劳,顶多也就是能画绣样而已。

送给萧氏之礼不可能是针线女红,那么也只有字画了。

这年岁作画太不合常理,唯有手书字幅才不算过份怪异。

萧氏予她习写之帖想是亲笔临成,应是为了初学者易于习摩,字体是用中楷,笔画方润整齐,结体开朗爽健,若普通稚子要摩练成这样标准当然需要一番苦功,然而对于前世在书法上就极有天赋的十一娘而言,写成这样标准却易如反掌,难点反而在于隐藏实力,只写出比普通初学者略好水平,更不能带有本来风骨。

好在还有几日时间暗中练习,交出既能让萧氏惊喜赞叹,又不至太显出色之一幅字作。

然而当十一娘已经拿定主意,正准备偷偷下笔练习之时,傅媪又再进来居卧,笑着说道:“小娘子可得预先准备了,明后两日要随娘子出门,明日是往外祖萧府拜会,后日是去义宁坊王府。”

十一娘不由讶异,王府之行她倒有所预料,萧氏早前几日就禀明韦太夫人,说要领着她正式登门,谢过救命之恩,十一娘猜度着这只是明面理由,暗中还有意会小表妹已经除服,王家即可请期之意,总之萧氏早几日便往王家递了拜帖,这时应是有了回音。

至于萧府之行,就在意料之外了,她到底只是庶女,压根就没想过萧氏会这般急切带她拜会“外祖”,当然这也算意外之喜,说明萧氏真正将她视若己出,非但在衣食学业上诸多用心,甚至于对众人显示她与普通庶女不同,才有资格随萧氏一起出入“外家”。

不过明日即行今日才被通知,应当萧氏也是仓促间才有决定,不知是否“外家”发生意外之事?

{}无弹窗眼下这幅画面颇有些“诡异”。

当爹者满面殷勤,从袖里襟中掏出不少新奇玩意摆了满满一张案几,竭尽所能要逗笑自家才五岁稚龄的女儿;身为女儿者却不苟言笑,正襟危坐看着某爹一忽打开食盒取出各色糕点自以为是引诱,一忽拿起个彩绘陶猫来学着猫叫,一忽把串珠花插在发鬓上摇头晃脑,最后终于无计可施,提起一枚雕琢分外精细的和田玉佩来做最后尝试:“可精美?”

一脸期待的模样。

十一娘终于免为其难地点点头,张口却是一问:“阿耶可曾给七姐、九姐礼物?”

她实在是把柳少卿当成了“祸水”,生怕这人厚此薄彼太过,使自己惹得两位嫡姐妒忌,为这些小玩意,不知又得花费多少心神去弥补姐妹情谊,太不划算。

柳少卿怔了一下,摸摸后脑叹一声气:“若耶耶太过宠纵你两位姐姐,阿娘反会伤心。”

这是从何说起?十一娘满面怀疑。

她当然也看出相比对待自己不奢怜爱,柳少卿却对两位嫡姐颇为疏远,心里本就觉得十分诧异——不难看出,柳少卿待正妻萧氏爱重有加,简直言听计从,姚姬就不提了,就算白姬,即使生下庶长子立有大功,柳少卿待她也并无宠纵,萧氏身边不乏青春美貌婢女,柳少卿莫说调笑,看也不会多看一眼,足见这对夫妻之间和谐恩爱,既然如此,便是爱屋及乌,柳少卿也不该忽视七娘、九娘两位嫡女才是。

倘若柳少卿好比她前世阿耶那般一惯严厉不苟言笑也还罢了,却偏偏又并非如此。

十一娘从前是万万没想到表面上洒脱倜傥、气度翩翩的才子柳均宜,在女儿面前却是如此不顾形象滑稽可笑的模样。

当然,除她以外,柳瑾也没这般待遇就是了。

这时她又听柳大才子长叹一声,却耐心解释:“阿娘严厉,耶耶以前也心疼你七姐两个,每当她们因为过失受责,都会替她们求情又诸多安抚,如此一来,七姐与九姐便更加依赖耶耶,对阿娘却只是敬畏,阿娘看在眼里,表面不显,暗下却不免难过。”

原来,竟是心疼萧氏才摆出严父架子。

“只你这丫头,从前可是最爱粘缠耶耶,年余不见,难道真把耶耶忘记不成?连个笑脸也不给。”大才子鼓着腮帮生气:“你可知耶耶有多伤心?”

“女儿当然没有忘记耶耶。”十一娘委实无奈,只好安慰柳大才子:“只庶母与乳媪重前教导,女儿大了,需得稳重,再不能似幼时娇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