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缺一套房源

房门背后 沙丘 3114 字 12个月前

另外,局里的分房办法也是苦乐不均,实际上是按照权利的大小,等级的高低分配住房。如果局里这次不分配自己住房,自己还要去上级单位上访,直至解决问题为止。

刘旭见郝明德的抵触情绪很强,就话里话外地暗示他,找你谈话让你认识错误,并不是要取消你的分房资格,而是让你从中吸取教训,防止以后再犯同样的错误。

即便分你房了这件事也必须有个了断,不能不明不白的没有了下文。

郝明德听出了刘旭话中的弦外音,既然自己的住房问题能够解决,也就顺水推舟,给了刘旭一个台阶下,承认自己的做法不对,给单位和领导造成了不良影响,等身体痊愈了,给领导写份检查。但他也同时暗示,要看见自己的名字上榜了,才能交书面检查。

刘旭见目的达到,可以回去交差了,就省略过程把结果向魏公正做了汇报。魏公正见郝明德愿意做检查,事情总算有了结局,虽然不是特别满意但也懒得再往下追究。

他撇开这个话题,没头没脑地问刘旭,“和财政厅沟通的怎么样了?”

刘旭知道问的是什么,也简明地回答:“我和谷处长已经沟通过几次了,和预算处也联系过了,我们把现在帐上的几千万罚没款划拨过去,他们以增加预算的方式抓紧时间返还一部分。”

魏公正满意地点点头,又问刘旭:“房子找的怎么样?”

“也没有问题,我已经向吴局长汇报了,通过吴局长找了省建委,他们答应给我们一批经济适用房,价格很优惠。”

“返还的钱大约能买几套房?”

刘旭在心里估算了一下,回答说:“大约1000多平米不到2o套。”

刘旭见魏公正的情绪不错,马上把藏在心里的一个设想提了出来:“魏局长,最近,省政府机关的三产与有关部门成立了一个投资公司,问我们是否投资也当个股东,我计算过了,一年大约有20以上的收入,我们投入几百万,每年可以旱涝保收地有百八十万的收入,这样一来,即使财政厅的返还款减少了,我们也可以挣点零用钱花花,省的到时候揭不开锅。”

魏公正用多少有些惋惜的口气说:“事儿到是好事儿,就是我们哪有这笔闲钱。而且万一赔了怎么办?”

刘旭说:“钱我去想办法,至于说赔了怎么办,这个您不用担心,他们有金融机构做担保单位,亏了也不怕。”

魏公正说:“你再了解了解情况,然后向吴局长汇报以后再说。”

刘旭见时机不成熟,也就没有再深说,答应了一声好,起身而去。

刘旭进了魏公正的办公室,见李金华、张建华已经在那里了。魏公正让他坐下,说正在听取张建华汇报要房的情况,待刘旭坐下,魏公正扭脸对张建华说:“你继续说吧,把前面的情况再向你们领导简单地汇报汇报。”

张建华把二榜公布后,根据上榜人员填写的要房情况登记,把房源和要房人的情况简单统计了一下,大致的供求情况如下:

二榜上榜人员和拟上榜人员51人,其中局级3人,处级10人,处以下人员38人,如果再加上两套集体宿舍,现在申请住房的数量总计是57套。

房源情况是:新购买的房子加上能够腾出来的二手房和平房,总共三居10套,二居30套,一居11套,平房5套,合计房源56套,总体房源还缺少1套。

魏公正听完一皱眉头,疑惑不解地问张建华:“51个人上榜,再加上集体宿舍也不过53套,56套房源明明还富裕3套,怎么倒缺少一套?”

“原因很简单,因为有4个人想要2处房,所以53加4就是57套。”

“想要二套房子的4个人都是谁?”

张建华苦笑了一下:“二个是局长,还有一个处长和一个普通干部。”

“局长先不说,那两个人是谁?”

“一个是收费处的辛处长,一个是老梅。”

“他们二人为什么这么要?”

“辛处长按照规定应该把现在住的两间平房交出来,换成三居。可他填写的申请表要两套两居,不要三居,理由是孩子大了,马上要结婚了,孩子结婚了马上又要有孩子了,住在一起很快就要成困难户了,不如一次解决问题。”

“那他孩子再有了孩子,是不是还要再给他孙子一套?乱弹琴。老梅又裹什么乱?”

魏公正感到辛处长的要房理由根本不能成立,当着刘旭他们三个人的面,把自己的不满毫不掩饰地表达出来。

“老梅的理由是他这次交出二间平房换一套两居,他去西藏支边还应该再奖励他一套两居,所以要两套。”

说到奖励住房,魏公正扭脸问刘旭:“去西藏支边要奖励一套住房有什么明确的政策依据?”

刘旭摇摇头,“去支边的同志,政策上明确分房的时候要优先考虑,但是从来没有多奖励一套的说法。”

“咱们单位有这方面的具体规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