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他在省城里有没有女人,反正曹宝柱死活不承认。不过曹宝柱他老婆来的那天他是又理发又吹风,还抹了化妆品,过去从来没有过。小路和他开玩笑他还和小路急了。
连他老婆一见他这么梳妆打扮也大吃一惊,说当年结婚的时候也没有这么讲究,打扮成这人模狗样的,肯定是外面有女人了。”
这时候,小田打累了,用球拍当扇子,边扇风边对樊建国说:“曹宝柱既然想离婚,当初就别要孩子呀,两口子离婚,孩子不是没爹就是没娘,多可怜呀。”
樊建国又习惯性地“咳”了一声,对小田说:“你快别提孩子了,要不是孩子还不离婚呐。”
“为什么呀?”学圆他们三个人几乎同时发问。
见学圆、小田、丽丽他们三个人疑惑不解的目光,樊建国解释说:“咳,我开始也觉得奇怪,后来有一天白处长和处里的同志都帮助曹宝柱的老婆说话,批评曹宝柱不对,曹宝柱被逼急了,才红着脸说,当初他们结婚的时候,他老婆说是安全期,而且吃了避孕药,所以不可能怀孕,这个孩子不是他的,肯定他老婆在家作风不正派,怀了别人的孩子,所以他要离婚。”
这里除了小田是结过婚的人(听说局里分房的消息后领了结婚证),学圆、樊建国、丽丽还是未婚青年,因此对樊建国说的话似懂非懂,丽丽傻乎乎的问樊建国:“为什么安全期就没有孩子呀。”
樊建国虽然已经有了女朋友,但对此也不是全懂,脸一红正不知道如何回答,小田笑着接了一句:“不该问的别问,等你嫁了人入了洞房你就全明白了。”
丽丽明白了这是男女隐私的事情,脸红红的“呸”了小田一口。
小田接着问樊建国:“那曹宝柱老婆怎么说?”
樊建国接着刚才的话茬继续说:“曹宝柱老婆说,当时是她妈让她这么做的,目的是有了孩子可以拴住曹宝柱的心,所以她骗了曹宝柱。如果曹宝柱不相信这是他的孩子,她可以和曹宝柱一起去医院抽血化验。”
“那最后怎么着啊?”小田还真有打破沙锅问(璺)到底的韧劲儿。
“后来,她们一家子要去局长室闹,白处长左拦右挡,好说歹说,最后把冯局长请了过来。她们见到了冯局长,请冯局长一定为她们做主。冯局长说了,一定会考虑她们的要求,给她们一个满意的答复。
要她们不要再来办公室闹,搞得办公室没法办公,影响了正常工作,你们既然找了组织,就要相信组织能把这件事情处理好,请你们回去耐心地等消息。
如果再没完没了地闹,把事情闹大了收拾不了,搞的曹宝柱工作也没了,颜面也丢尽了,两口子反目成仇,真的把曹宝柱逼急了,对你们双方谁都没有好处。他老婆可能也害怕出现两败俱伤的结果,听了冯局长的话,她们才走了。”
樊建国讲完曹宝柱的家务事,小田见几个人都陷入沉思默想中,忙问大家还打不打,丽丽和樊建国都说不打了,学圆也不想打,小田说:“我也累了,咱们散了吧。学圆你快去吃饭吧,食堂可能都关门了。”
学圆一看表,已经过了饭点了,虽说提前打招呼留饭,不知道食堂是否还有人,急匆匆地夺门而出,一步跨出三个台阶,向楼下食堂奔去。
“让白处长为她们做什么主呀?”学圆有些好奇地问樊建国。
“据曹宝柱的老婆讲,曹宝柱出门上大学的时候,曾经和村子里签订了一份保证书,保证大学毕业了,要返回家乡为改变家乡面貌出力,当时这份保证书在公社的广播站念了好几天。
现在曹宝柱乐不思蜀,还要和她离婚,所以,他老婆不干,坚决要他回去。她让白处长为她做这个主,让曹宝柱回家乡修地球去。”
“那白处长答应为她做这个主了?”
“白处长说一定向局领导反应她这个要求,让她先回去等消息,不要来办公室闹了。”
“我听说过去马处长特别喜欢曹宝柱,还要提拔他当副处长,怎么到了白处长这里就不得烟抽了?”学圆有些疑惑不解。
“具体什么情况我也不清楚,但是曹宝柱的能力确实也让人不敢恭维。有时候拍马屁都拍不到点上。”
“这话怎么讲?”学圆好奇地问了一句。
“有一次,冯局长批示让他去参加省里一个会,这个会也没有什么实质性内容,就是听会。他回来给冯局长写了一个会议纪要‘尊敬的冯局长,按照您的重要指示精神(冯局长批示内容是:请白耀同志安排人员参会),我去参加了省里的一个会议,主要内容是什么什么,写了一大篇纸。
白处长本来见他迈过自己直接给冯局长写东西就不满意,而且写了一堆废话,马上就让他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全会公报找出来,给他念了一段公报内容:领导干部个人的意见一律不能叫指示。
全会重申了毛泽东同志的一贯主张,党内一律互称同志,不要叫官衔;任何负责党员包括中央领导同志的个人意见,不要叫“指示”。
批评他违反了公报精神,这么做是给领导添麻烦。他当时不服气,还和白处长顶撞了起来,说局内又不是他一个人这么说,大家都这么说。
白处长后来把他这个报告报给了冯局长,冯局长也批评曹宝柱写的太过了,与中央精神不符,传出去让人笑话。”
学圆听樊建国说了曹宝柱肉麻吹捧冯局长的故事,觉得曹宝柱说的也是实情,前些日子他见潘全贵写一个简报,里面也是写遵照某领导的指示精神如何如何,学圆记得领导只是画了一个圈,难道就成了指示了?
他不解地问潘全贵圈阅也是指示?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领导个人意见不能叫指示,何况只是画了一个圆圈。
潘全贵嘲笑他迂腐,不懂官场规则,哪个领导不喜欢听吹捧的话,哪个下属不给领导拍马屁。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你看所有会议最后领导讲话时,主持人肯定吹捧领导讲话是重要讲话或者指示,即使没有什么实际内容和老生常谈的一些车轱辘话,高帽子也照样不能少。
学圆回想起此事,觉得曹宝柱的所作所为不过是小巫见大巫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