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6章 围三厥一

血染军魂 嘉明道者 2373 字 12个月前

这家伙本系为小鬼子量身定制的,无论对付小鬼子的豆丁和后期的所谓日式九七重型坦克,其装甲仅为25毫米,40毫米机炮那是一捅就破。谁知今日让鹅鬼子尝了鲜,并且又冒出个20毫米机关炮。唉,没眼看了。

由于缴获了大量的37毫米zis-2和45毫米zis-3鹅式反坦克炮,辛大师长便加强到各步兵营作为作为反坦克与步兵支援火力。这一来,前置于阵地的反坦克武器,几乎大于的鹅军的坦克数量,zis-2和zis-3明摆着直瞄射击,40毫米反坦克机炮躲在战壕后打冷炮。

两种打击坦克的主力武器射程与射速都远超鹅军的bt-2和t26,一顿猛揍,鹅军坦克基本都没挨着戈兰壕的边便全给报销了,炮手们连连惋惜还没过足瘾。

撤退到两侧的钻地鼠快速坦克,原计划是将鹅军坦克引开分散,退入己方阵地后与反坦克武器协作给予歼灭。

毕竟与敌方坦克的数量差额巨大,还得防止鹅军的集群火炮覆盖,但此时的鹅军炮兵已完蛋,钻地鼠的45毫米坦克炮本就强于鹅军的37毫米坦克炮,再则具备了经受考验的被动装甲保护与刺猬装甲车上的20毫米易碎穿甲弹的有效打击,钻地鼠和刺猬装甲车在炮战得出结果、并得到师团部的指示后,不退反进,一拥而上,打得鹅军分两部分追击而来的坦克哭爹喊娘。

刺猬装甲车发威了,它不需要向钻地鼠坦克般停车、瞄准、上弹射击,它可灵活机动,随走遂打,数量且多,20毫米机关炮一按就七八发炮弹打出,鹅军坦克中弹就趴窝,倒霉的坦克仓内弹药殉爆,里面人员死翘翘,比被钻地鼠45毫米一炮掀翻炮塔还惨。

直到坦克大战结束,钻地鼠已经被称为新晋坦克杀手‘刺猬装甲车’远远地拉在后面。

辛武早已来到前出阵地现场,从炮队镜中这一看还了得,大手一挥一个命令就要发出,谁知被参谋长一拉,掏出那份军团军区发来的最高指令,很无奈地降低了声调:

“装甲部队出击,全军压上,各部炮兵开路、掩护、跟踪,给我全灭。。。不,围三厥一。。。”

刺猬装甲车便是变形的卡车,算得上西海湾老王的自主知识产权,其的底盘便是十轮重型卡车的四驱减少版,改为6轮、缩短些而已。

其没多少新意和独特的设计,畅鹏不过将自己的想法画出来,给安装上一台12缸发动机,改变一下外形棱角,不设两侧的边门,统一从后门上下车。

发动机仍然前置,全车给装上斜角8毫米钢板,并划分各个8x20的凸起钢栓,便于加装被动式陶瓷钢化装甲,没安装陶钢装甲前,算得上满身的尖刺吧!

车底使用5毫米钢板把底盘给包裹起来,地雷什么防不住,但普通手雷或手榴弹等的勉强对付。

主要的设计为全车有19个圆形的外压式装甲翻盖,分别置于前部驾驶位2个、顶部6个和侧面8个,里面的成员可掀开来对外射击,防护时从里扣紧,有相当的装甲能力。

驾驶舱加装一个折页加厚钢板观察窗,便于驾驶员在封闭转态保持一定的视线。副驾安装一挺机炮或大口径机枪,放平坐椅可轻松射击。副驾车顶安装一挺外置的高平两用两用机枪,副驾上的人员打开顶盖站在座椅上便能操作。

整车重达6吨,长6米,宽27米,可搭载8-10名武装人员,行驶作战中里面的人员打开9个装甲翻盖,以单兵的自动枪械加上内置与外置的机炮或机枪,被海湾军形容为一辆带刺的刺猬。

该车满载人员和弹药时,基本等同于10吨的卡车,但12缸发动机的超强动力赋予了它80公里每小时的公路时速,实心轮胎和四驱功能亦满足非铺装路面的行驶和越野功能,在当世亦算得上先进。

刺猬装甲运兵车亦是同款,不设置机炮和内置机枪,最多可装载11名、亦是一个步兵班的武装士兵。

今天,在8毫米钢板装甲斜置设计和被动式瓷刚装甲的双重作用下,勉强抵挡住了鹅军bt-2和t26的37毫米坦克炮的射击,也算是一项当下黑科技的作用吧!但其临时起意安装的20毫米g213c单管机关炮成为了鹅军坦克部队的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