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冲上来见人就杀,其恶劣人性和睚眦必报的心态表露无遗,特别那二狗子伪蒙军,遂杀得一个不剩,反骨仔从来就没有好下场。日军遂获取批量的战马,恢复一个个骑兵旅团和联队。
三个旅的旁观者不理不顾,全当嗑瓜子看戏,范不着为这些站在别人国土上、尚耀武扬威地宣称救世主呼喊什么鬼。
其自打进入伪蒙,干过一件好事没?而二狗子国度呢?几十年后仍然贫穷加落后,既然空着肚子也骄傲,那就去死吧!
战斗与战争还将继续,后世史学家这样评论:
“这一场打了时日不短的糊涂仗,基于各自的问题,两国均秘而不宣。不仅不宣战,还极力避免被外界所知,势均力敌般地往战场上以添油战术一直这么打着。
鹅国因为国内政权和军队都不稳,还得提防波兰、德意志等的虎视眈眈;日本人则因为在华战事不顺,南下又怕惹恼英美断其战争动能物资供应,总感觉再加一把力,鹅国就会让步,日本便能获得伪蒙一块巨大的发展地盘。
而后的世界大战,鹅军被兵力、人力和国土面积不成正比的德意志打得丢盔卸甲;日军也由于军力的不足在太平洋战争过程中节节后退,不难看出这一场两国在伪蒙土地上的一场乱战打出的后遗症。
总而言之,这是一场反法西斯的胜利。。。”
鹅国人不说,他们没胜,丢不起这个脸不说,更有敏感之处不对外人所道也!
日本人不谈,他们亦没赢,反正即使打不过你,遂与你不共戴天,搞不过你就咬你。总有一天,熊血流干了,难说熊毛熊皮遂能分上一块,前提是在雄狮面前老老实实。
战争后期你道个雅什么塔会议,鹅毛子好心干活啊,将东北的门窗都拆走不算,报复更是他们出兵的理由。
更在于主导战争的老美和有心人的刻意下,伪蒙土地上的一场局部战争就藏在历史的阴暗角落里,不为世人所知。
俗话说:“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流氓有文化”,而某人还是有文化的穿越流氓,鬼子不被耍死才怪!
第二十三师团并不参与进攻,更不会支援,小笠原在苏小明的‘深明大义’之下,连同两部的辎重部队便往格措廷仓库死命地运输物资。
两个联队想拿下库伦也就是个笑话,困兽犹斗的鹅军亦不是纸糊的,他们可被卖了。
日军指挥官挥刀冲锋的动作耍起来感觉很酷,却坐实了日军在狗熊生病时捅其屁股的‘卑鄙’行为,完全无法再辩解和试图扭曲事实。真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啊!
直到费连科见日军这点兵力就敢来捅屁股,被打出火来、又在小政治委员同志的‘鼎力’支持下,尽出轻型坦克和装甲车,一个反冲锋便将日军两个轻步兵联队干得干净。
如此,日后无论关内或是太平洋上战场上的日军,至少不见了两个联队的老兵,怎么说老王没尽力呢?借别人手而已。
这叫‘不战而少敌之兵!’与‘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亦乃异曲同工之妙。
费连科和小政治委员笑了!拒敌于城门外、保住了库伦,万事大吉。这个时候即便再次跑路,推脱的理由都已足够。
至于军部怎么样?那是军长和首长同志们的事。格措廷仓库?想搬就搬吧,往北一路上大把。你个死黄皮猴子,以后别给我碰上,哼!
他费连科不但洗干净了屁股,日后还走鸿运,屁股上装着火箭一路高升。
可身在乔伊尔的军长和老政治委员同志们就惨了,炮兵哑火,无论各部汇集的轻型坦克、装甲车还是步兵、骑兵冲锋,均让狙击的、灵活无比的小坦克和满是火力的装甲车给打翻。
尤其那成群的小坦克装着的不是炮也不是机枪,却是他丫的火炮与机关枪结合的机关炮,无有效反击武器的步兵或骑兵,人都见不到遂倒下一片,生还可能基本是零。
27辆《穿山甲》步兵支援坦克上的20毫米机炮、30辆刺猬装甲运兵车和炮营火炮与高射机枪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