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0章 北进军团

血染军魂 嘉明道者 2565 字 12个月前

日本的“北上南进政策”早在19世纪末就开始有了争论,多年来形成太多的明争暗斗,其中遂包含着日本陆军与海军那巨大的矛盾。

“南进”策略的实施会与拥有巨大利益的美利坚发生冲突。这样在日本对外扩张的道路上,同时出现了华、苏、美三大对手。就当时日本国力来讲,侵华之外没有能力同时与苏美两国抗衡,必须权衡利弊,稳妥对待各方关系。

无论北上南进政策,日本都制定周密的计划。所谓北上便是通过华夏北上攻击苏俄,而南进则是太平洋为跳板南上进攻美利坚。日本高层对这两套计划都十分钟意,但是以日本当时的兵力,财力只能做一件,对于这两套方案日本内部形成了两大派,陆军支持北上,海军支持南进。

日本若要北上有三条路,一条从东三省出发经外兴安岭、西伯利亚进攻苏俄的远东地区;第二条路是从华夏蒙古出发进攻苏俄;第三条路从河西走廊到新疆转二进攻苏俄。

苏政权成立之初,苏俄在远东的势力收缩,成立远东共和国,日本参与了对新生政权的武装干涉,并占领苏俄远东地区大片领土,但不久即被红军驱逐出境。自此,苏俄和日本关系持续紧张。

身为师团长的河村恭辅、前田利为和小笠原哪能不清楚“北上南进”,既然作为陆军,那海军支持的南进就必须推翻而支持北上。

战争爆发了,日满国防基本稳定,这就基本具备北上的基础。

如果让西路军三个师团全体投降,或接受改编后对本国开战,小鬼子真的可能不惜全体玉碎。当下提出个改编北进,是个非常不错的选择,抵触心理大大降低。

日本作为岛国,对外扩张首先要建设前大的海军。而征服大陆还需要陆军。但是,这两大军种历来不和。从明治维新初期,藩阀政治。萨摩藩和长洲藩各自拥兵自重,左右日本政局。萨摩建设海军,长洲建设陆军。陆军和海军成为各个派系的工具。

藩阀政治一直可以追溯到宗族之间血腥的领地之争,他们之间的敌意持续下去,甚至发展成了两大军种公开的仇敌关系。双方争夺包括经济动员、战略性供应的征集和部署、军备设计和生产以及成品的分配。在太平洋战争的战略上也有根本对立的冲突。

两军之间的争斗在个人身上的犹表现,丰田副武是二战时的海军联合舰队总司令,他把陆军称为“马粪”,而且再三宣称他宁可把女儿嫁给一个乞丐,也不会嫁给一个陆军里的家伙

“海军马鹿,你们去死啦死啦的!”

如此,三个师团长遂已动心,何况还有亲王殿下与大日本帝国5万将士的‘荣耀’,小日本的下克上风格再一次凸现。

西路军扩大会议开始了,三个师团内大队长以上的军官全体参加会议,会场四周戒严。当场敲掉不识好歹的一个旅团长、两个联队长和三个大队长之后,反对海军南进方案达成。

次日,全体日军集合,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全体集中,连四周外围的警戒阵地全部放弃,临时搭建的高台上,三名师团长开始讲话:

“士兵们,你们怎么看帝国海军?”河村恭辅问到。

“他们是帝国的蛀虫。”群情汹涌。

“海军要南进,我们怎么办。”前田利为问到。

“我们就反对他们。”异口同声。

“帝国勇士们,让我们北进吧!”小笠原挥舞拳头说到。

“北进北进,板载、板载!”

即使饿得没力气也要喊两声。士兵们奇怪的是,半夜冒死去闪电河边透水,河对岸的海湾军居然不开枪了。

“呵呵,那好,我们先放下武器。。。”河村恭辅说到。

哗啦啦。。。一阵乱叫声顿起,“为什么要放下武器,那样支那人不就能随意杀死我们。不放不放。”

“不放下武器就代表死亡,包围我们的。。。他、他,他们就不是帝国的敌人。对,他们不是支那人,他们将与我们一起北进,成为战友。第八师团听我命令,全体向后转,武器集中,我保证大家很快就能吃饱饭。”

前田利为很聪明的灵机一动,不提战败、不说改编,一餐饱饭能让快饿死的人忘记他老子,更别提祖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