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局部战争,一月中四易主帅,一次比一次投下更大的赌注,说明日军战略上完全陷于被动,战术上也陷于狼狈境地。
白川义则出任司令官之后,不再正面寻求决战,而决定实行迂回战,并在淞沪正面战场的后方浏河登陆,企图通过大包围,一口吃下第十九路军与第五军。
三月一日,日军发动全线总攻击。
当晚蒋光鼐、蔡廷锴在迫于后援无继,侧背受到威胁的困境下,决定十一时作战略撤退,将左翼军撤至嘉定、太仓一线,右翼军撤至黄渡、方泰一线。当晚,撤退部署详细,出其不意,全师而退。
三月三日,日军陆海军最高指挥官白川、野村分别发表声明,称“华夏军队业经撤退,帝国臣民安全及租界和平已得到恢复,战斗行动即予中止”。
此后于五月五日签定《淞沪停战协定》,淞沪战场,除发生局部战斗之外,基本趋于平静。
畅鹏把手中的《淞沪停战协定》复本往桌案上重重一拍,一声没啃便走进内室。官邸内众多的将领面面相鄂,轮番拿起协定看着。
未过多久,畅鹏回转来,对着刚看过停战协定复本的众人说道:
“让撤回来的二师在归途中给苏区留下除了武器以外的所有物资,如何操作、如何给二师补充物资是你们的事。再用我的名义给老蒋发报,电文是‘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就这一句。”
吩咐完,畅鹏也不理睬仍然因为停战协定而愤愤不平的众人,回房点燃支烟自言自语地说道:
“蒋志清啊、蒋中正,一次次围剿不惜余力,国战却缩头缩尾,‘攘外必先安内’,你脑袋里只有这些粪便。哼哼!老子为你糙得慌!”
而后他便一个人这么静静地坐着。。。
日本士兵、军曹、军官一个个被打倒在地,而他们倒地后,跟着便是前胸、后胸或额头上,再被补上一颗颗手枪子弹,凶手却连刺刀都懒得挥动。
打光手枪子弹的官兵,蹲下、放下左手的步枪,一手退出弹夹,另一手装上新弹夹、收起空弹夹,上好膛后又拾起步枪准备着。
而这期间,第二列的冲锋枪已在点射或扫射,挺着刺刀往前冲的日军倒地更快。
不甘心失败、不甘心送死的日军,在军官的鸟叫声中,发起绝命冲锋,但他们那里冲得近身,因为华夏军队已列阵,没人会傻逼似的一股脑地射击,手枪、冲锋枪和紧跟上前的轻机枪,自动枪械轮番地射击着,日军始终不甘心地倒在20米开外。
日军没有见过这种打法,全世界打出这种战法的只有眼前的这支军队,他们的统帅在训练自己的士兵时说过:
“这种打法只适合于傻逼的小日本!”
如此,傻逼这个词成为了这支军队所有军人的口头禅,泛指所有的小日本,还得加上愚蠢、龌蹉、卑鄙、无耻、下流、真他xx的十八盖!
一连面前不足300米宽的阵线,还能从地上趴起来拼刺刀的日军也就剩下百多人,哪里足够一对一以上的被集体枪毙。
随着站立着的鬼子被肃清,一连的轻步兵跑动起来,一路向不足以布置稳固防线的日军出发阵地进攻。
发起快速进攻的一连不再列队,而是采取三个人、三个班、三个排的三角进攻队形。
重机枪压制着日军稍有的火力、轻机枪为进攻提供火力支持、狙击手精准地消灭敢于露头对战友们射击的敌人。
对于稍远的敌人,步枪、掷弹筒和枪榴弹一片片的打过去,较为集中的敌人被60迫击炮轰击,近距离者被大威力木柄手榴弹炸得魂飞魄散。
不出半个小时,出击的各连队已将日军那已不足千人的联队防线打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