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德国人的倔犟。他们认为,只要日军没跟上来,任务便没完成。丹尼中队于这天色大亮之时,见到凯恩中队的狼狈模样,他们便主动代替、再去执行没完成的所谓任务。
其实廖通明并没有明确的指示,牛来不来,当有牛自己决定,总部总参谋处已有万全之策。
可为何马提亚斯和丹尼尔都自觉、主动去找日军的麻烦?
武有贵指挥他们,他们会顶嘴、甚至拒绝执行,但对于直属上司廖通明的指派,他们绝不打折扣。
怎么说呢!很简单,一根筋的德国人嘛!
牛蠢马犟!极其对路。
小日本耍小聪明,实则比牛蠢;
德国人很犟,一旦发狂,怎么的都拉不回来。
以他们来牵蠢牛,实在对应。
遂是那句“一根筋与死脑筋”,两家人又对应上了!否则日后他们便成不了一根轴。
哼!‘轴心国’,希特勒这辈子最恼火、后悔和失误的,便是与那必须派部队保护其作战的意大利和千万人敌、万万人恨的小倭国结盟。
丹尼中队在上半夜的战斗中也有死伤,但不足10人。中队全员36个六人作战小队,于咚二堡留下包括伤员在内四个小队的人员。
而只休息了两个小时、被派来接应的32个小队,却拿过马蹄中队的接力棒,又再去牵牛!
当廖通明、苏小明和总部的辛报国知晓如此的原由时,真是哭笑不得。
有着马提亚斯的提醒,丹尼中队的各小队不再以明着的三三队形出击,而是以暗地的三三阵型接敌,以防备和尽量躲避日军的大炮。
什么是暗地三三阵型?那就是在即将接敌前,一路以教科书里标准的三三布局、挖着单兵坑至接敌,每一个波次只三分之一的小队射击,根据战况决定是攻守还是撤退。
于这样的战斗中,丹尼中队将始终保持着三分之二的攻防力量。
这是德国人自己发明的。其实这方法很笨,却意外获得绝佳的效果。
事后,辛报国在总结会上说道:
“德国人笨到极点,但他们勇敢到了极点。用单兵坑来对抗120毫米重炮,纯粹属于自杀行为。但他们却以无一阵亡、以极少人轻伤的代价,换来决战的胜利!
我今天不是提倡德国人的勇敢和侥幸,仅仅希望大家从这个战例里面找出日本人的致命缺点。这是一个优秀的战例、成功的战例,不过单指唯一可用于日本人,皆因日本人的愚蠢。”
一轮炮弹送到,炮连给他们留下整数的200发炮弹。炮班两门迫击炮打出和没打的已144发炮弹,大不了再跑一趟,存量也就剩下56颗炮弹啦!
又在一次移动炮位,8名炮班的战士放下背着捧着的炮弹箱就走,再去搬来剩余的炮弹。
这时的天空中升起红绿两枚信号弹,遂代表掩护任务完成。
可四周落下来的炮弹越密,包括不止于120毫米的小型号炮弹,应该是鬼子的75毫米速射山炮均加入炮战。
合格的炮兵都懂计算,此刻就是立跑,按日军发射下落的炮弹密集度,会将炮班淹没。
那就再赌一次,至少让兄弟们有个可能的活路,班长发话了:
“兄弟们,你们先走吧!把剩下的炮弹拿上、回咚二堡,能活着再见!”
“王老怪,你想的美,还让老子去扛炮弹,我就不走了。”
“班长,要走一起走,自打从新兵营分配在一起,咱们就没分开过。”
“是啊,班副,我们还等着喝你的喜酒。要嘛一起喝,要么一个都不喝。”
此刻没人开骂了!言语间系浓厚的战友情谊。
男人不轻易流泪,但谁说男人就不能流泪!
当天空中飞着的炮弹落下来前,任何能流泪的男人,他就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
王明辉满脸泪流,他站起身、用手臂衣袖擦掉笑出的泪水,大声说道:
“兄弟们,拆箱配弹,同生同死。”
随着他接过弟兄送到手上的一枚炮弹放进82炮管中,两个炮组没人停歇,直到第144发炮弹打出。天空中遂即一波炮弹呼啸而落!
袭击的队员全都侥幸地大多活着回来,马提亚斯知晓这个侥幸是炮班为中队成员争取来的。
他让中队的成员先行离开,殿后的马提亚斯口中默默念叨着:
“华夏兄弟,我们都撤回来了,你们也回来吧!愿上帝保佑你们。”
念叨完,他从腰带上抽出两支信号枪,朝咚二堡的方向,同时打出一红一绿两颗信号弹,再次提醒炮班的弟兄,自己中队已撤离,他们的任务已完成。
马蹄将信号枪收起,小跑着从身上掏出一枚手雷,解开保险即放在一摞炮弹箱子中间的1公斤炸药包上,然后默数狂奔3秒,整个人腾空跃进一个稍大的单兵掩体。
西海湾产的手雷会延时5秒爆炸,马提亚斯仅仅跑出30米外的掩体内、半蹲掩耳抱头,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在56发82毫米炮弹的殉爆中活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