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来米外,一名军曹听到这边的一丝异响,停下手中的动作,往这边望来,依稀见一个人影在‘施工’,遂小声的骂道:
“八嘎!动作慢慢的,小声小心的,不得惊动支那军的。”
“哈依!”并不用功学习日语的凯特,以百用日语单词小声回答。
他的工兵铲按节奏挥动于土堆的,手中的手枪已经转向,就在这一小片的杂乱铲土填实的声响中,凯特听到三声很有节奏的拍打土面声。
他立即以同等方式拍打土面回应,然后扔掉左手拿着的工兵铲,从腿袋中抽出一个手枪弹匣握紧,左手握枪架在左手上,两手腕呈交叉状。
手枪以三个隐约的人体为目标,扣响三枪又三枪,接着还是三枪,每一枪都射向不同一人。射击着往前走动时,手枪里剩下的三发子弹、再往倒地稍有动弹的日军身上打去。
‘钪锵’、‘钪’的三下轻微响声,凯特枪把里的空弹匣落地,满弹匣推上并上膛,枪口往各处有可能有动静的四处移动着,而一个模糊人影的接近中,凯特放松了持枪的手臂。
走过来的安德里亦单手持枪,两个人的轻轻拥抱、相互庆贺庆幸。
随之一声细微的叹气和深呼吸,往日往时无数次的演练,不可与这真实的战场比拟,就是安德里与凯特这种‘唯恐天下不乱’的人,亦紧张不已!
他们是极其冒险的,每一颗子弹射入人体、而不让他们发出惨叫和喊叫声,这是一种精确到厘米的杀人艺术,这个过程中有可能碰上被袭击者身上的异物,子弹射入的部位,稍有偏差便有变数。
不过两人也是在泄愤,暴露也就暴露了,大不了跑路。
在这种黑夜中,除非日军有数量众多的机枪和大炮实施地形封锁,否则没人能留下他们俩。
曾经艰苦无比的训练,在今天得到了实践,两人的考核成绩--满分:8比0。
一番以摩斯电码方式的交流过后,凯特与安德里分开动作,安德里则缓缓地往那暗哨所在迂回摸去。
凯特慢慢地举起包绑着帆布条的t冲锋枪,瞄准方向却不是暗哨所在,而是其身后的日军掩体。
若干个迫击炮弹炸出的弹坑,被日军挖掘连接起来,半蹲着或爬行,便能在各个简易的所谓战壕之间往来。
战事稍有停歇,15旅团即在军官军曹的组织下,快速展开防线的建立。
日军不可能一无是处,拥有防御工事的他们,便自信为一块难啃的骨头。此时的15旅团也就如一根没肉的骨头,没什么油水。
与凯特私交甚好的安德里,连这一根骨头都不想放过。
凯特趴在无任何掩护的平地上举着枪、打开腰腿枪套中手枪保险,替安德里防备的同时、随时准备暴起,他相信自己与身后百多米的绝杀狙击手,能将60米外简易工事里露出身体的日军全给打掉。
他灵敏的感观力告诉他,日军工事里的士兵不会超过10人,一个射击中的速跑,他能在打光冲锋枪弹匣子弹前冲进日军战壕中。
豪猪身上的锐刺能将豹子干翻,别说那些仅仅拿着在简易战壕里横转不了的三八大刺的倭兵。
安德里从日军工事的方向接近着暗哨。那暗哨‘人枪合一’,三八大盖与俯卧的身体平行着,一旦有情况,他在一秒内便可双手持枪、射击,但安德里连这一秒的时间都不给他。
“口令、换班。”就在摸到暗哨后方的几米时,安德里故意放大了爬行的声音,先入为主用含糊的日语逆向发问,他休假时几乎就泡在仿日小镇里的消费,不是全无是处,对简单些的日语单词模仿得很像。
一个人处于黑暗中的恐怖,会让时间变得漫长。别说他一个列兵穷得不会有手表,即使有,难道会具有夜光功能。
换班对于这名不知时间的暗哨,是一个较为爽快而期待的事,至少能回去找人再要一个冰冷的饭团、来安慰饥肠辘辘的肚子。
人在紧张中绷着的神经往往是脆弱的,前方危险、后方安全的潜意识,令这名暗哨松下一口气。
这些小战术和涉及心里学的训练课程,司令官在参与特种部队训练期间随意的闲聊中,让有心的作训参谋给加入了特种训练手册中,身为德国人的安德里深刻地体会到华夏人的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