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动机的材料上,畅鹏保留了新型合成金属的技术,所以这两种发动机的使用时间和重量比都降低了不少,但对美利坚人来说,西海湾提供的资料真能制造成产品。
他们知道华夏的基础工业太差,只是美方怎么也没想到,西海湾纯粹纸上谈兵,完全制造不出这种跨时期的发动机和飞机。
可如今美利坚人不但帮自己制造出来,还手把手得教会华夏人制造。
当西海湾人在某一个时段,飞机制造和飞机性能超越美利坚的时候,美利坚人如知道真相,不一头撞死才怪!
飞机制造过程较长,因为飞机要飞起来,一个数据都不能错,否则不但研发失败还要死人。
但坦克制造的相对快速,最难的是大马力柴油发动机和液压系统,其他的便是死铁一块,本时期坦克所配置的非高端武器安装更简单,焊上去就行了。
美利坚与德国一战后看到了坦克在战争中的巨大作用,正着力于高性能坦克的研究。
西海湾一样给他们提供了大功率柴油发动机的图纸和数据,液压系统则更科学更简洁。
所以德国豹式坦克、虎式坦克和美利坚4中型谢尔曼、潘兴重型坦克,很快就制造出来,但两国都严格保密着。
当初建厂选址时,几方就很注重保密工作,提供土地的西海湾方更是本着己方的需要,飞机与坦克等厂址都避开人员密集之处,多为一些大山沟,四周一围,大门远离厂区,插上一块“军事重地、严禁入内”,岗哨一设。
每处由一个连驻守。人员和物质进出,都封得严严实实的,谁也不知道里面是干啥的。
飞机制造厂当然要建一条试飞的跑道,美利坚人运来几架双翼飞机,不时飞两趟。
中方一见,自然提出要求,从部队里挑些有文化、体质好的学习驾驶,新飞机还没制造出来,自己的飞行员已经能够放单飞了。
保密也好、措施严密也好,西海湾科技部门和军方大力配合,反正不管谁制造什么飞机、坦克,产出多少咱们就分一半。
大家都不卖,付给你的生产成本价格也不太高。
美利坚德意志也想啊!拥有了技术和图纸,需要时回国批量生产就行了。这种杀人利器当然不能给你西海湾制造太多。
如此,两国的飞机、坦克制造便开始磨洋工。
得到特首指示的西海湾军工方更不急,咱就派人来学习制造,慢慢练手培养技师,你们就是离开我们也巴不得,老板说我们有更先进的飞机、坦克在等着我们学会之后制造。
坦克、飞机如此,那德意志的海狼-viic型潜艇、g42式792毫米通用机枪、p38式冲锋枪;美利坚的岸基雷达、舰载雷达、11加兰德步枪、1a11卡宾枪、11a2汤姆逊冲锋枪、无线电通讯和无线通话机等中德中美合作的所有产品,均是如此。
晚清实行军衔制时后,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沿用了刚刚实行不到一年的晚清军衔制,做了一些变动。
主要是废除清朝军衔制的军官衔称,取消所有品级,仍按原来的三等九级,规定了新的军衔名称,上等官佐分为大将校、中将校、少将校。
而羊城军政府没有明确军衔制,孙逸仙的大元帅称号并不是军衔,而是职务,是一种权力象征。
他流氓特首可不管三七二十一,死活让孙逸仙授给自己五星上将的称号,连大元帅自己都不知道五星上将属于什么样的高级别。
畅鹏对大总统辩说:
“西海湾作为特区,特事特办。完善陆军编制过后便要建立海军、空军,拥有陆海空三军的西海湾武装部队最高司令官当然是五星上将,上将以下军衔自然由西海湾部队司令部授予。”
他手里拿着广东大本营大元帅亲授的五星上将军衔证书,心里乐开了花!
民国第一个特级上将诞生了,不管而后中华民国军政部承认与否,畅鹏成为唯一与蒋志清同级的特级上将。
或许五星上将比老蒋的军衔都还要高,老蒋见到自己恐怕都要敬礼!
孙逸仙去世后,羊城国民政府将是一阵风云,直到蒋志清大权独揽,短期内蒋志清动不了自己。北伐还有一个过程,怎么都得等蒋志清大权在握时再参加北伐,让他欠自己大大的人情。
如此,畅鹏更没有与羊城方面其他人结交的兴趣。
从大元帅府出来登上浅水炮舰,用电报召集驻扎在黄埔码头的部下登上德意志货船,直接返回西海湾。
蒋志清等闻讯前往送行,却望江兴叹!
好在留下货船里的武器弹药实打实地令他们欢喜,不得不接受有实力就可以傲慢的这个现实。
返航路途上,司令官仍与官兵们喝酒同欢,参与他们在轮船上的演习和评比。
他认为干这样的事比同羊城官员打交道有趣得多。
得罪你们又怎么样,已有‘流氓元首’的外号,不在乎多几个,这时期疏远你们未必不是件好事。
回到煌城,在下龙潭东鼎峡谷休息了一天,畅鹏陪王老爷子喝喝茶,从赶回来相聚的王亚梅处满足了基本的性欲,开始着手实行建立西海湾空军的计划。
建造或购买飞机是另一层面,当前首要任务便是建设机场。
这个事情在西海湾找不出合适人选,畅鹏只好凭自己对后世空战历史的了解亲自上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