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战争结束,大量的军工产业即将面临拆散、转行、改制、裁员、下岗和安置。一旦处理不好,不止老百姓要倒霉,政府都有可能失信而破产。”
“所以,目前将制衣分散到各家各户,让每一户都能得到实惠的同时,锻炼人们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意识。按此模式,西海湾民众将会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今后的战略物资生产便可分包给民众,特区如拥有上千万的人口、几百万户的生产力,对战争的支持力度可就大了。如果我们要军鞋,一天便能得到上百万双。吓死人的,其他的物资还不是一样!”
“再说回着装的问题,各式服装能改变个人生活习性。穿正装的不会随意乱躺,因为衬里咯得他不舒服;穿休闲服、家居服的不会去干脏活,因为干净或为了家人的健康;而穿工作服就随意了,它本就是隔离脏东西的,穿上工作服,脏活、累活干得更有效率。”
“所以我规定,从城市开始向农村铺开,西海湾每一个人至少拥有正装或礼服、工作服和家居服各一套,政府工作人员和学生必须有职业装和校服,军人警察要有制服、礼服和作训服,配上相应的鞋子和帽子,把着装行动形成一种规章制度,并在整个西海湾特区发起严己律人、爱国爱民、五讲四美的新风尚,强调言行举止的重要性,提高民众的综合个人素质及整体素质,加强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
这样的国度、如此的尊严,再有强大的军事装备与一定的经济实力,列强还敢来欺负吗?”
“《着装行动》已不只是服装的问题,它是一系列措施的第一步。服装当然也不是免费送的,要用做工和其他的务工等方式来交换,那些有钱地主、资本家之类的人,更讲究的他们不是老嚷着有钱没有地方花吗?一个人给他弄个十套八套的,我们赚钱,他们臭美,两厢情愿。”
“服装生产好办,但西海湾的三间纺织厂真不够,还要增加,咱们的布料款式和质量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不能等到有了足够的订单才开工建设,这一段的纺织产能就用来给西海湾的民众提前消费,多出来的产能用来做储备,而后世界各国的制衣订单会逐步加大,特区的纺织产能对纺织业落后的民国是严重不足的,不能把这个庞大的市场交给他国来随意的践踏。”
畅鹏见这方面交待得差不多了,想起另一件事,问到:
“对了,我上次说的橡胶底军民两用布鞋做得怎么样了?”
“样品已经出来,鞋子很实用也好看,尤其那个高帮的军用帆布鞋,对脚腕的保护性能很强,防滑效果非常好,我已让机床厂设计模具和成套批量生产的设备,估计半年内能批量上市。”
畅鹏心里说到:
“这后世的解放鞋不好用才怪了,从几百万到数亿的军人、工人、农民一直穿到21世纪,会不好吗?”
“你抓紧做吧,王亚梅从我那里偷来的服装款式,你要是不算股份给我,那更多的衣帽、鞋子的样式我就不再给你了。”
“整个西海湾都是你的,还这么小气,还有更好的鞋子款式吗,全部给我,我给你服装公司10的股份怎么样?”
西海湾特区步入一个分工明确的发展时期,畅鹏的工作与生活相对正常了,不时能歇息一会。
特首官邸,副特首周朝阳被找来,相互问候打趣一番,一泡功夫茶下肚,畅鹏说道:
“老鬼,部队后勤你搞得不错,但我听说你老往纺织厂跑,是不是看上那里的哪一个纺织女工,我给你去做媒!”
“你小子哪里听来的谣言,莫要瞎掰!给你姑姑听到了我死得难看,我要用的资金可都掌握在她的手上。我辛辛苦苦地搞纺织工业还不是为了西海湾,现今特区的纺织产品和纺织技术世界一流,纺织厂在三个市各开了一间,服装厂开了18家,员工2万多人,出口创汇可不比汽车和跨世纪集团的低。”
周朝阳得意地摸着胡须说着:
“现在我还忙着让机床厂加班生产咱们自主设计的新式纺织机和缝纫机,要多建几个纺织厂和服装厂,忙得不可开交,哪有空搞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等等,科技院那里好像没有纺织机和缝纫机的技术,你们怎么能生产什么自主设计的新式纺织机和缝纫机。”
近期与周老交集不多的畅鹏,带些惊奇的语气说道。
“你和王亚梅弄来的那些布料,不是现有纺织机能织得出来的,只有改良的机器才能织造,如此我们便制造出连洋人都没有的新式纺织机,你当我真的和纺织厂女工鬼混麽!为了弄你拿来的那个混纺布,我组织人搞得多么的辛苦。”
周朝阳停顿片刻,稍带神秘的说道。
“你还记得去年我带了几个人和你谈纺织厂及服装厂的问题,你和他们谈了很久的,其中有两个人一回去就摆弄织布机和缝纫机,说是你给的提示,他们俩原本是洋商行派来指导安装纺织机,和你谈过后便留在西海湾,新式缝纫机便是由他们研制出来。”
畅鹏又再发现自己的“侃大山”能在这个时期创造奇迹,但不好对周朝阳说自己连纺织缝纫都懂!连忙话题一转,调侃着说道:
“那你去工业处兼个轻工业科的科长算啦!”
“那可不行,我堂堂副特首兼一个科长不是自掉身价,纺织工业很重要,关系到特区民生!这可是你说的,我不过作重关注一下罢了。”
“好像事实不完全如此吧,听说西海湾最大的服装公司老板便是你和王亚梅,钱赚了不少哦!可我这个从邹圩开始的服装发起人没见到过一分钱,小心我让秦政民的监察处调查你们贪赃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