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黄埔与成果

血染军魂 嘉明道者 3743 字 2024-04-22

“不仅仅是技术来源,不可置信的是,在特首的领导下,一贯骄傲和高傲的洋人们,彻底屈服在我们提供的技术和施行的手段下。”

“初期,本人参与了技术和图纸资料的制作、整理分类等工作,我是学化工出身的,早前在跨世纪集团生产洗发水,里面的化工原料都复制得较为艰难,而特首提供了几个看似普通的工艺,难题便解决了。。”

“今天展示的实物,完全不只是技术上的问题,它所涉及的层面根本不是倾我民国之力能够做出来的。”

“当时我心里打鼓啊!空有超高科技却如同一张张白纸。科技院成立初期的106个学者、博士、工程师无不担心,洋人拿走我们的技术资料,不为我们制作,我们又奈何?在特首的及时调整和指挥下,今天变成了现实。到目前为止,我都很难相信这不是一场梦。民族积弱已久,国人争斗不已,民族工业一片空白!”

王昌国说着说着,激动的眼泪溢出!

“是特首的高瞻远瞩、运筹帷幄。。。。。。”

“特首堪称西海湾的第一人,他是西海湾的元首。。。。。。”

畅鹏起身,连连挥手制止激动着的众人说道:

“今天召集大家过来,不单是让大家来观看我们的成就,我还要告诉大家一个决定,那便是到了我们必须限制发展的时候了,这是今天召集大家前来最主要的目的。”

几句话说得众人心里楞楞的,满腔热情彷如被一盆冷水浇下,他习惯性地微微一笑又说道:

“大家一定很不明白、甚至或许会反对这个决定,关于这个决定我没有与在座的任何一个人、包括马理事长我都没有商议过,大家先别急着表态,其实我等的就是这一天。我们先来总结一下从我们进入西海湾起始到今天为止的成就,老马你来说。”

一番话说得马军武同样莫名其妙,随着被特首点名,马军武虽然没有准备,但作为西海湾特区的总管,大多的数据就存在脑子里,他清了清嗓子说道:

“西海湾的工业基础已基本齐备,美德等十几国的援助、联合、工程发包和我们自行建造的,从钢铁、矿产冶炼、军工制造、汽车到轻工业的纺织、服装、百货、印刷等大致的基础工业都已基本齐全。西海湾机床厂、矿产机械厂、炼钢厂、铸造厂、拖拉机厂、塑料厂、纺织厂、轮胎厂、玻璃厂、铝合金厂、三家汽车厂、三个火电厂、三个水泥厂、若干个兵工厂等等都均已出产。”

“农业主要作物为稻谷、玉米、红薯、土豆、木薯、糖蔗等,我们实现了平均亩产450斤稻谷和亩产600斤玉米的最高产量,年产粮食总数约为90万吨,但特区的人口剧增达到了660万,每年还需进口50万吨以上的粮食和肉类,而家禽肉品人均不足10斤每年。”

“西海湾商业收入610亿西元,主要是汽车、收音机、跨世纪公司产品以及土地出让金等的收入,折合20333万银元,其中税收约为66亿元,少数为商业税,多是土地税收;特区政府固定资产13156亿西元;西海湾银行存款余额228亿西元;欠款也即是对西海湾总投资和美利坚贷款高达75亿米金,折合15750亿西元,即使将每年的商业收入和特区税收全部用来归还欠款,需要25年。”

“教育方面,到明年美利坚人交付和在建的共计有,北滨的西海湾科技大学,擎州的西海湾技工学校、每个市各两所共6所高中,初中38所,小学106所及382个扫盲补习班。军事方面有位于煌城的西海湾军官学院和西海湾士官学校,煌城的海防初级学校及分别设立在三个市的新兵训练中心。”

“特区拥有战斗部队、武装部队、海防部队共11万人;预备役部队、工程兵部队和民兵332万人,接受军事训练的有62万人次。”

“区内道路总里程826公里,已交付132公里,其余道路、铁路和港口等在建。”

1924年5月5日,黄埔军校正式开学!

军校训练的大部分枪支和武器由西海湾特区赞助,改变了原先黄埔学员人手不足一支枪的窘境。

黄埔军校筹备期间,蒋志清按大总统的指示,前来西海湾拜会特区行政长官,其目的为长洲岛移交及获取办校经费的支持。

长洲岛一直由西海湾方面占据着,自特区成立后,‘西海湾武装部队编练处’已不存在,在此组建与训练的部队已调走。黄埔军营只留下1个排的士兵守着。

陈明炯或其它军阀一来到,驻守黄埔的海陆官兵便登上浅水炮舰,连同所有开得动的船支都弄走,船板都不剩一块。

待他们一离开认为没有价值和油水的黄埔,官兵们又再回来驻守。

再就是黄埔上名存实亡的粤省海军学校,海军学员全部成为特区海防部队,校长周禄天早不见踪影,周禄天本人和其的下属教官在煌城成立了海防初级学校。

畅鹏当然想蒋志清欠自己的人情,大总统利用西海湾修建长洲岛,畅鹏可乐意被利用。

所谓拜访、实为求助的老蒋,获得了特首‘热情’的接待,取得了在特首官邸书房喝茶的‘机会’。

但他一开口便提到孙逸仙,畅鹏说道:

“我这里只接待朋友,孙逸仙大总统的事由他亲自找我,其他的事或者你去找马军武。”

蒋志清一下被这句话隔得面红脸赤,却为特首把自己当成朋友而感到兴奋不已!

两个人喝着茶、拉家常、轮青帮、聊上海,畅鹏把蒋志清看得死死的、说得透透的,直到蒋志清硬起头皮开口说明他的来意。

畅鹏笑嘻嘻的说道:

“老蒋啊!我看你到底什么时候开口。不过,有空来和我扯谈聊天喝茶我也非常欢迎,毕竟朋友间要多走动的嘛!不能总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这样做朋友便没有意思了吧!长洲岛可即时移交给你,西海湾并给你赞助30万银元、3000支步枪及100万发子弹,够了吧!”

“特首!不,畅鹏兄,万分感谢不尽!今后中正必定多来拜访、多来打搅,如有需要鄙人之时,随时效命!”

“蒋兄客气了,闲得没事便找我来喝茶,没时间便来封信,有何需要,畅鹏力所能及定当资助。”

“中正敢不牢记兄之恩德,单就畅鹏兄的一声朋友称呼,便是蒋某的荣幸。如看得起蒋某,中正愿与畅鹏兄结拜。”

“形式主义免了,今后飞黄腾达仍能将我当朋友,方甚感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