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月十六那天,三皇子躲在被簌雪包裹的红霄宫思悼着母亲。戊箴受命亲自来请三皇子去御书房面圣,三皇子当然无法拒绝。
御书房中,朗坤帝赠与一支黑玉凤箫,一只明黄香囊。说是诞辰礼,倒更不如说是这冷血父皇对爱妻遗子雪上加霜的打击。这支玉箫,几乎是姬贵妃不幸的开始;而这只香囊,则是姬贵妃陨落的象征。
原来朗坤帝早已看穿,两位皇子选择回宫,就是为了查清姬红杉的死因。香囊中的古怪药物,倒是能提供一些线索。可这玉箫……
后来戊箴又不知从何得知这把跟随自己多年的「无念」到了朗坤帝手中,又辗转到了三皇子之手。这位心思细腻如针的侍中令,一向不忍在爱母心切的三皇子面前提起姬贵妃半句,自然也不愿因为一支箫打搅夜甯颉。他或许还猜测三皇子不会愿意将玉箫奉还,才破天荒地绕着弯子找了五皇子。
戊箴唯独不懂,若是他亲自来找三皇子,夜甯颉会有多开心。他再想私藏这玉箫,也会因为戊箴的一句话心甘情愿地拱手奉还。更何况,这本就是戊箴的。
“没有。”夜甯熹又否定了哥哥的猜测。“他只是想确定,玉箫在阿哥手上。他不愿亲自来找你,就是因为不希望阿哥误以为他想拿回这支箫。”夜甯熹声音愈发低沉,“可是我回答不了他的问话。因为阿哥瞒了阿熹。”
之前从朗坤帝手中拿过玉箫时,三皇子压根没有意识到这是戊箴的所有物。他想要瞒着夜甯熹私藏,也不会有半分愧疚。可经五皇子提醒后,他却觉得自己成了罪恶的小偷。
夜甯颉不清楚这支箫对戊箴究竟有什么意义,可他见过戊箴对它的爱惜。如今他却不想要回,又是怎么回事?
“阿哥,为什么戊箴的东西会是母亲的遗物?”夜甯熹又打断了哥哥的思绪。
“因为……”夜甯颉再次惶恐。他该怎么解释?三四岁的三皇子又能懂多少爱恨情仇?他自己也不确定,那些猜测与流言是否属实。夜甯颉试着引导弟弟自己去判断:“阿熹,我们是被他带着逃出宫的。阿熹不觉得奇怪么——一个本与我们毫无瓜葛的侍中令,为什么处处帮衬照顾我们,对我们那么好?”
五皇子似乎是第一次想到这个问题。他还在襁褓之中便随着哥哥与戊箴、丘照到了安阳。与所有的孩子一样,夜甯熹将他人对自己的照顾当作天经地义。戊箴与丘照二人,于他像是大哥哥,像是亲人;他又怎么会记得,其实他们与自己毫无亲缘关系?
窗外雨水愈发绵长,屋内也变得湿润起来。
“为什么?”夜甯熹问,“不是父皇让他这样做么?”
“不是。”夜甯颉这才想起,这么多年,兄弟二人还是第一次谈起朗坤帝,谈起这些荒诞过往,“是戊箴让父皇答应放我们离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