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偏偏是有你在的地方,就有孩子失踪?”
颜若依紧盯着她,声音严厉:“你告诉我,你是不是跟花娘一伙的?”
一旁的小山脚步趔趄,朝后退了一步。
“不是,不是我。”陶嫂一张脸煞白,急声分辩。
“王妃,是他们要抓走我的灵儿……”
颜若依心下半信半疑,她也不愿相信,陶嫂有份参与拐骗孩子的勾当,如今她自己的孩子也成了那些人的目标,她这个做母亲的难道不知将心比心?
然而这是果而非因,这村子里到处透着可疑,只有从陶嫂口中,才能查清真相,上前抓住她的手臂:
“稚子无辜,我自会救你女儿,不过你现在得跟我走。”
小山正在一步步朝后退,刚才王妃那句质问令他意识到不对,肯定哪里搞错了,陶婶怎会是拐子的同伙?
难以置信的目光流连在陶婶脸上,他过去从没在白天见过她,此刻仔细端详这张脸,他曾经认为她长得一定跟铜佛寺里,慈眉善目的佛祖
第214章善与恶,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很像。
他每一晚去接那碗热粥之前,都尽量把手洗得干净些,学着穿戴整齐的有钱人,进寺烧香时的虔诚。
又去看王妃,说实话,其实他有些怕她,那双浅紫的眼睛看着很奇怪,总像是冷淡。
在王府这些日子,生病时给他换衣、擦身、喂饭的都是府里的仆人,但王妃会亲自给他上药,她说话不多,总是柔声细气,看他的眼神里藏着温柔。
不似巧薇姑姑那样说话嗓门很大,笑起来也特别响亮,他有几次掐丝的手法错了,还会拿一根黑漆漆的铁尺子打手板。
不过不怎么疼。
小小的少年正在努力分辩善与恶,在相似的行中,区分出细微的不同。
自小讨饭的经历,让他早早学会察观色——厌恶和怜悯是最常见的表情,尤其前者,至于后面一种,则要复杂得多。
大多数人含着可怜的目光自上向下投来,带着高高在上的审视,像打发小猫小狗一样,这样的施舍能令他们自己感到愉悦。
通常遇到这样的人,就得立刻再三叩谢,好话说得越多,得到的赏赐就越多。
这是他的经验之谈。
妹子话都说不利索,每次感谢的话都说得嗑巴,他教好多遍就是学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