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梦里不知身是客 第二十节 期待

还看今朝 瑞根 3316 字 11个月前

经济总量进入全省前三者这算是一个合理的要求,现在涪岗和昭阳虽然比宛州的gdp总量更高,但是他们人口基数摆在那里,两个地市的人口都不到宛州的一半,经济总量差距也不是很大。

但后面几个要求就有些棘手了,人均gdp要进前五,这意味着要有雄厚的工业经济作为支撑才行,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这两者都要求进前五,更是一道超级难题。

特别是后者。

全市九百万农业人口,哪怕人均增收一百元,那都不简单,尤其是在目前靠农业增收难度极大的情况下,打工性收入才是唯一出路,可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

说来说去,还是得发展二三产业,尤其是只有在第二产业发展起来了,才能带动第三产业发展,也才能实现农业人口的增收,只是一体两面。

注意到包括林春鸣在内的三人脸色都有些严肃,赵玉苏也知道这道题提出来的确让宛州市委一帮人压力山大,但是不给他们加压却又不行。

作为中西部地区人口大省,汉川省一样面临着来自中央的巨大压力,城镇居民和农民增收已经成为当前的主要课题,而宛州人口占到了全省六分之一,宛州能发展起来,相当于其他两个地市的发展。

“好了,春鸣,士章,唐华,我也不再给你们加压了,我相信宛州市委已经感受到了省委的殷切期待,省委把这个担子交给宛州市委一帮人,就是相信你们能够带领宛州一千多万老百姓致富奔小康,省委也不时不实事求是,也没有说要求你们一两年里就要让宛州实现翻天覆地的剧变,那不现实也不合理,省委希望三到五年内,宛州的局面有一个较大的改观,……”

赵玉苏带来的“省委期待”一直到晚上饭局时,气氛才稍微轻松下来,而这个时候沙正阳还在市委办里边很认真的阅读研究着目前宛州的基本情况,甚至在王丰、曲晓伟离开和他打招呼时,都没有影响到他的专注。

电话响起来时,沙正阳才下意识的接起电话:“明秘书长,我到了,现在在市委办,哦,宛州宾馆,嗯,不太熟悉,不用不用,我自己过来就行,没事儿,我问一问就知道。”

搁下电话,沙正阳揉了揉太阳穴,看了两个小时的资料,头都有些昏昏沉沉。

宛州太大了,十县两区,这还没有算刚成立不久的开发区,两万多平方公里,东西直线距离都超过二百五十公里,南北也有一百六十公里。

宛州的开发区搞得有些晚了,去年才成立,基本上是和银台的开发区差不多一起搞起来的。

在沙正阳看来,如果宛州要想早一点拿出成绩,恐怕还得要聚焦于开发区,因为像宛州各县的开发区动作更缓慢,尤其是目前中央已经开始命令要求压缩和精简开发区的情况下,这就难度更大了。

走出房间,拉上门,沙正阳下意识的看了看四周,整个二楼还有两个办公室没关门。

沙正阳想了一想,还是觉得过去看一看的好,哪怕自己还没有正式走马上任,但体贴一下“下情”也是应该的。

沙正阳估摸着那边干部大会还得要一会儿。

前任市高官顾红普在上个月就已经当选省了,但一直还没有卸任市高官,一直到林春鸣的任命下来。

这个干部大会恐怕顾红普也要做一番发言,加上省委组织部领导的勉励,林春鸣的讲话,沙正阳估计得一个小时。

从档案袋里拿出王丰交给自己的资料,这是去年和前年的全市工作总结,很贴心的还有一些相关资料,比如去年两个市辖区的总结,还有一些相关农业和工业发展情况和基本数据,甚至还有两份宛州地图。

沙正阳饶有兴致的看了看地图。

一份是行政区划图,上面有各种标注,包括十县二区的人口,区县政府的驻地,道路交通状况。

另一份是地势地形图,包括森林、湖泊、河道以及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也都有标注。

光看这些东西就知道王丰是有准备的,无论其准备究竟是针对谁,是林书记还是自己,都说明这个人是有心人。

不简单呐。

想想也是,千万人口的大市,全市光是干部编制加上教师这一类的事业编制人员有多少,好几万吧?

削尖脑袋都想往市里钻,而市委办就更是这个金字塔接近于塔尖的层面了。

能在这里边混得一官半职的,谁会是庸碌之人?

换大老板了,一切都要洗牌重来,谁能抢占先机,留个好印象,那就意味着在新的一把手未来人事调整时就可能获得先手。

王丰能把这些东西交给自己,意味着也是押注自己在林春鸣心目中的地位,认定自己是林春鸣看重的人物,这一点倒也不难分析出,只是能做到这么周密细致的准备,还是让沙正阳有些佩服。

没有这些东西,王丰在自己心目中印象也就是淡一些,但是有这些东西,的确能为其加分不少,这就值得花心思。

沙正阳深刻意识到,自己这个市委办副主任的含金量也许不那么足,但是作为林春鸣唯一带过来的人,那含金量真的就比白金还足,哪怕是自己不担任这个副主任,只当一个秘书一处的副处长,一样如此。

但多了这个副主任身份,却让外人意识到自己在林春鸣的心目中的不一样,尤其是自己这个尤为特殊的年龄因素,没有人能忽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