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如松、贺六、宋应昌在帅帐中见了多田羽。
多田羽开口问道:“诸位,你们不是答应跟我们议和了么?怎么出尔反尔,不往鸭绿江方向撤退,反而东进直逼平壤城?”
宋应昌起身,朗声道:“你回去告诉小西行长。议和可以,但是,倭军必须先全部撤出朝鲜!哪怕占据朝鲜的一道、一府、一县、一村都不能议和!”
多田羽猛然发现,根本不是议和的价钱没谈拢!人家大明,根本就没想过给钱!全部撤出朝鲜?哪有吃进去的东西再吐出来的道理?
多田羽是煮的熟的鸭子,煮不烂的嘴。他冷笑一声:“你们不要忘了,我们有三万多人驻守在平壤。平壤城墙坚固,而你们此次入朝的所有军队,不过四万人!你们觉得你们能够打下平壤城么?”
“噌。”李如松忽然抽出了佩剑,一刀砍在了书案上。直接将书案砍下了一角:“攻陷平壤,如利刃斩木也!你滚回去告诉小西行长,他有两个选择。第一个选择:率军退出平壤。第二个选择:三天内,明军屠光平壤城内的所有倭奴!”
多田羽怕眼前的这位明军统帅一激动,拿剑砍了他的脑袋。他连忙转身,出了军帐。
李如松命令手下的亲兵千户:“去,通知杨元、张世爵、李如柏三位主将,立即来我的大营议事。”
入夜,李如松的大帐内。军中所有参将以上将领齐聚一堂。
李如松做着最后的部署。
他高声道:“此次攻城,我们主攻平壤西城!命左军主将杨元,率一万人,攻击西城小西门!命中军主将李如柏,率一万人,攻击西城大西门。命右军主将张世爵,率一万人,攻击西北七星门!以上三万人,为我军攻击主力。”
老将吴惟忠问李如柏:“我们戚家军呢?难道要作为预备队隔岸观火?”
李如松回答吴惟忠:“不!你的三千人马,有一个至关重要的任务,那就是佯攻北城牡丹台!戚家军的名号,曾经让倭奴闻风丧胆!倭奴一定认为,戚家军在哪里出现,哪里就是我们的主攻方向!你要将假戏唱真!让倭奴觉得,北城牡丹台才是我们的攻击方向。这样一来,倭奴一定会将西城的防御兵力,抽调到北城。”
吴惟忠想了想,拱手道:“末将领命!”
贺六道:“我们锦衣卫倭情百户所已经打探清楚。北城牡丹台是整个平壤地势最高的地方。牡丹台上,本就有一万多倭奴驻守。三千攻,一万守,还要将佯攻打出主攻的势头来假戏真唱,我怕。。。”
李如松道:“六伯。这是一个艰巨无比的任务。所以,我将这个任务交给了戚家军!因为戚家军从来不喜欢吃肉,专啃硬骨头!”
贺六这个大忽悠,遇见了小西行长这个小忽悠。双方可谓是臭味相投,棋逢对手。
所谓的谈判,整整持续了二十天。议和的“条件”,终于谈妥。
其一,明军退回鸭绿江以西。倭军退回大同江以东。朝、倭双方划江而治。
其二,大明租借舟山群岛给东瀛商人,每年租金十五万两。
其三,大明将一名宫女或官员女儿,下嫁给丰臣秀吉。
其四,李舜臣舰队,不得越过玉浦海。
其五,东瀛向大明称臣,大明皇帝敕封丰臣秀吉为东瀛摄政王。
其六,关白府忍者撤出派遣到大明的所有坐探。同样,大明锦衣卫今后亦不能再往东瀛派遣耳目。
平壤城内,行宫别院。
贺六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对小西行长说道:“呵,终于谈妥了!我这就回去,派人将六项条件告诉我们皇上。”
小西行长笑道:“愿两国永远和平!永远做君臣之邦!”
宏村英寿亦笑道:“对,愿两国永远不再发生战争。”
贺六起身:“罢了,我这就出发,回大营去。你们两个是不是该送送我?”
小西行长与宏村英寿起身,一直送贺六到了行宫别院的门口。
贺六猛然转身,对宏村英寿说道:“今日,我不能杀你。他日,我必取你性命。杀子之仇,此生不报,我贺六誓不为人。”
宏村英寿眉头一皱:“什么杀子之仇?”
贺六用一双老眼瞪着宏村英寿:“难道你忘了,三年前在宁波,你们关白府的忍者,是如何谋害我的儿子贺世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