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人党的将领们默不作声,算是默认了这场交易。
李昖道:“好吧!朕就再给元判书一个机会!另外,立即释放李舜臣,命他重新担任全罗道水师节度使!”
东人党、西人党双方,破天荒的同时高呼“王上英明!”
李昖又道:“倭军兵锋犀利,汉城已经不安全了,将王城北迁至平壤!”
贺六心中暗骂:“朝军的士兵们怕死,朝军的统帅元钧怕死,李昖你这个做国王的,和他们一样怕死!”
元钧高呼一声:“王上英明!汉城无险可守!我们应该退至汉城,静待天朝的援军!”
李昖问贺六:“尊使,贵国的援军大概什么时候到?”
贺六答道:“我已将朝鱼羊境内的战况,飞马传递回了京城。我们明军出不出兵,何时出兵,要看我们皇上的决断。”
李昖一听这话急眼了:“天朝要是不出兵,朝鱼羊恐怕要灭国了!”
贺六道:“国王陛下,我刚才已经说了,一切要看我们皇上的决断。你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尽量依靠手中的残兵,与倭军周旋,为明军入朝争取时间!”
景福宫的会议结束后,贺六跟柳成龙来到京畿道司牢厅,接柳成龙出狱。
牢房之中,柳成龙宣读了王命。他的身后,站着两个随从。一名随从手上,托着全罗道水师节度使的官服。另一名随从手上,则拿着柳成龙的家传配刀。
柳成龙换上了官服,佩上了刀,立时从一个披头散发的囚犯,变成了一身英气的悍将!
贺六看着柳成龙那张坚毅的脸,心中赞叹道:“李舜臣,上将军也!”
李舜臣在柳成龙和贺六的陪同下,走出了牢房。他抬头看了一眼天。
猛虎出于柙,一段传奇就此开始!
万历二十年,六月初三。釜山。
倭军第一军的一万八千人作为先头部队,强攻釜山登陆。
朝军方面,在釜山集结了三万大军。由兵曹判书元钧指挥,守卫釜山。
釜山城外东侧的山坡上,贺六骑着马,擎着西洋千里眼,准备观看接下来的一场大战。他的身边,沈惟敬带着一百多名锦衣卫力士,骑在马上,保护着贺六。
釜山沿海有堡垒二十余座。这些堡垒都是二百多年前修建的,全都建在地势险要之地。朝军主帅元钧的防御战略看起来很稳妥。一万朝军分守沿海堡垒,这是第一道防线。
第二道防线,则是两万朝军组成的野战方阵。一旦堡垒受不住,朝军将与日军在平原上进行野战。
山坡之上,沈惟敬对贺六说道:“六爷,倭军主力似乎还未到。攻击平壤的,应该是倭军的前锋。看起来人数并不多。”
贺六叹了声:“就怕元钧那个草包,连倭军的前锋都挡不住。”
海面上的一艘兵船上,倭军第一军军长小西行长下令道:“靠岸!登陆!攻击!”
三百多艘大兵船上,放下无数的小舟。倭军士兵划着小舟,向着海岸聚拢。与此同时,大兵船上的火炮开始向着朝军堡垒开炮,掩护倭军士兵们前进。
刚开了两轮炮,堡垒中便有无数朝军跑了出来,抱头鼠窜。
山坡上的贺六傻眼了:“挨了几枚炮弹,这群酒囊饭袋就要跑?这还打个屁的仗!”
沈惟敬道:“娘的。那些贪生怕死的朝鱼羊官军,这不是拱手将第一道防线送给了倭军么?”
不多时,倭军在没有遭受任何抵抗的情况下,顺利靠岸。他们结成军阵,准备与元钧率领的两万朝军进行野战。
倭军的动作很快。几炷香功夫后,火铳手方阵集结完毕,弓箭手方阵集结完毕,足轻方阵集结完毕。小西行长也下了兵船,到了陆地上指挥野战。
倭军埋着整齐的步伐,向着朝军方阵前进。
接下来的战斗,其实并不能称为一场战斗。说成是赛跑更为贴切。
两万朝军还未接敌,便有几十人四散而逃。而后,几十人的溃逃,变成了几百人溃逃。畏敌逃跑的情绪是会传染的。不多时,几百人的溃逃变成了几千人、两万人的全军溃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