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对朝鱼羊的影响,不仅仅是军事上、政事上的,更是文化上的。
朝鱼羊王的王袍,其实就是大明的亲王服。朝鱼羊官员的官服,亦是大明的官服。
华夏的四书五经,流入朝鱼羊。朝鱼羊的读书人,以能够读懂大明四书五经为傲。
华夏的医道,亦传入朝鱼羊。成化、弘治年间,一个朝鱼羊女人花了二十年时间,苦心钻研华夏医道,终得大成,成为了朝鱼羊历史上第一位女御医。这女人的名字叫:大长今。
大长今当年在朝鱼羊的地位,就像是李时珍如今在大明的地位。
总之,大明跟朝鱼羊的关系,就像是有钱的大表哥和贫穷的小表弟。虽然贫富悬殊,可始终是亲戚,且姑表亲,亲上亲,打断骨头连着筋。
贺六讲完这一切,喝了口茶,又对贺世忠说道:“堂堂天朝,泱泱上邦。保护弱小的邻国,本就是我们的责任。”
贺世忠惊叹道:“爹,这些事儿,您老怎么这样清楚?我记得,您老平日里也不怎么看书啊。”
贺六笑骂道:“你小子在骂你爹我不学无术是么?唉,告诉你吧,这些事儿,都是我在辽东充军时,徐文长徐先生讲给我听的。”
贺六在嘉靖年间就结识了徐文长。徐文长这个聪明绝顶的人,既像是贺六的老朋友,又像是他的老师。
贺世忠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对了,爹。吴惟忠老将军,自请降职,回到浙江担任宁绍台参将,以戚家军当年的练兵之法,编练新军。据我所知,这支新军,已经堪用。浙江的老百姓,称其为‘新戚家军’。”
贺六叹道:“戚大帅不愧为嘉、隆、万三朝的第一名将!他虽在两年前去世,可他在大明军中、民间的影响力,依旧不容小觑啊。吴惟忠是最后的戚家军老将。他带的兵,冠上戚家军的名头,倒也是名副其实的。待到朝鱼羊有事,他手里的新戚家军,绝对能派上大用场!”
贺世忠叹了口气:“唉,吴老将军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廉颇虽老,却依旧是老虎,尚能怒吼!”
万历十七年,腊月三十。
贺世忠带着月儿、贺泽贞从宁波府赶回了京城。
第二天就是大年初一,贺六终于能跟儿子、孙子、外孙一起,好好吃一顿团圆饭。
贺世忠经过这几年的历练,已经成了一个老练的锦衣卫。二十八岁的他,在宁波掌管着六百多耳目,专司对倭情报事。
吃罢了年夜饭,贺六将贺世忠叫进了书房。
贺六问道:“东瀛那边,有什么动向?”
贺世忠答道:“丰臣秀吉已经完全统一了东瀛。可东瀛经历了连年内乱,民不聊生。各地频频有百姓揭竿而起,斩木为兵。我想,这对咱大明来说是好事儿。丰臣秀吉忙于平定内乱,养民生息。或许,一时半刻无力入侵朝鱼羊。”
贺六摇头:“世忠,你还是太嫩。你知道,当年蜀汉在三国之中,实力最弱。老百姓连饭都吃不饱。诸葛亮为何却要六出祁山,屡屡北伐?”
贺世忠道:“这还用说?自然是为了实现他的主公刘备,恢复汉室的遗愿。”
贺六喝了口茶,笑盈盈的看着自己的儿子:“错!告诉你吧。转移国内矛盾的最好方法,就是外战!外战,能让一盘散沙的同胞团结起来,一致对外。诸葛亮要是不北伐,那蜀汉说不准要出多少陈胜、吴广呢!”
贺世忠闻言,茅塞顿开:“爹,你的意思是,丰臣秀吉会为了转嫁国内的重重矛盾,入侵朝鱼羊?”
贺六点头:“一定会的。如果他们得逞,占领了朝鱼羊,他们会立刻觊觎我大明辽东!人心不足蛇吞象,自古都是这样。”
贺世忠问:“爹,我明白。保卫朝鱼羊,真正的目的,在于保卫我们大明的土地。”
贺六道:“再者,朝鱼羊毕竟是我们的藩属国。哦,对了,你知道朝鱼羊国名的来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