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4章 查查石头的来历

傅寒凌思忖片刻:“六爷说的是。人心始终隔肚皮啊。神机营的盘子太大,难免有那么一两颗臭鸡蛋。”

贺六问道:“负责大峪山守卫的是谁?”

傅寒凌答道:“是副将许英堂。此人是我在大同卫做副总兵时的老下属,万分可靠。我们是在战场上共过生死的袍泽弟兄,他绝不会背着我干什么坏事。”

贺六道:“嗯,你让许英堂来帅帐。”

盏茶功夫过后,一个身穿副将服色的黝黑汉子进到了帅帐。

傅寒凌引荐道:“六爷,这位就是神机营副将许英堂。许副将,这位是锦衣卫贺六爷。”

许英堂连忙向贺六行礼:“末将久闻六爷大名。今日一见,实属三生有幸。”

贺六道:“客套话就免了吧。许副将,我问你,神机营受命守卫大峪山。这段日子里,你一直都在大峪山那边盯着么?”

许英堂答道:“启禀六爷,前一阵子,都督府和兵部联名下了调兵令。让我们神机营调三千名兵士去大峪山守卫。自接了调兵令,我就一直在大峪山。”

贺六问:“如果有人用一辆大车将一块一丈高的巨石运到大峪山中,你跟你的弟兄能察觉么?”

许英堂连忙道:“六爷,不可能的!大峪山山势险要,有虎踞龙蟠之像。只有三个隘口可以进山。这三个隘口,都有我们的重兵把守。别说一辆大车,就算一只老鼠也进不去!”

贺六眉头紧蹙:“哦?三个隘口?重兵把守?”

许英堂仿佛想起了一件事。他道:“六爷,六天前的夜里,发生了一件怪事。大峪山东侧的鹰爪隘附近,闹了鬼。”

贺六闻言眼前一亮:“六天前的夜里?不正是破土动工大典的前夜么?闹鬼?怎么个闹法?你仔细说说!”

许英堂竹筒倒豆子,将六天前的那场闹鬼风波,仔细讲给了贺六听。

刚从大峪山回宫时,万历帝怒不可遏。你申时行、徐学谟,一个是内阁首辅,一个是礼部尚书。你们千挑万选的万年吉壤里,竟然发现了一丈高的巨石。难道说,你们想让朕百年之后睡在一个风水不吉的地方么?

现在,万历帝已经恢复了理智。他跟他的皇爷爷嘉靖帝,有着同样的性格:多疑。

破土动工大典,当着朕的面挖出了石头?这块石头生的也太是地方了吧?

万历帝想起锦衣卫的贺六经常说的一句话:这世上,没有真正的巧合,只有巧合的假象。

再看看龙案上摆着的江东之、李植、羊可立的奏折。他有一丝预感:那块大石头,应该跟这三个人有关。

万历帝决定先将这三人的奏折留中不发。

哪曾想,这三份奏折只是引子而已!江、李、羊三人上蹿下跳,联络了以前在都察院的言官同僚们。参劾申时行、徐学谟的奏折像雪片一样飞向永寿宫。大有不参倒申、徐二人决不罢休的势头。

其实,言官们跟申时行并没有什么大仇。他们之所以义愤填膺的痛骂申时行,理由既简单又朴素:想升官。

在都察院苦巴巴的熬资格,三年升一级都算快的。骂人就不同了,骂的好可以连升数级。江、李、羊三人就是他们的榜样。当初这三个人骂张居正骂的出彩,直接连跳了几级。

万历帝的脑壳有些疼。他恨这些苍蝇一样嗡嗡叫的言官恨的牙根痒痒,却又对他们无可奈何。其中原因有二。其一,自古以来的圣明君主,都能接纳谏言。只有昏君才会惩处言官,万历帝想当明君,就不能惩处这些苍蝇;其二,申时行的确理亏。他监督万年吉壤工程,吉壤选址是他最后拍板的。众目睽睽之下在吉壤挖出了巨石,这说不过去。

永寿宫大殿。

万历帝在龙案前翻看着参劾申时行、徐学谟的奏折。他的面前站着贺六。

万历帝道:“贺六,万年吉壤挖出的那块石头有些蹊跷啊。”

贺六心领神会:“启禀皇上,臣这就去查。”

万历帝道:“嗯。你去查吧。记住,申首辅是朕的肱骨大臣,朕可不想他因为这块蹊跷的大石头,被言官们的口水淹死。”

贺六出得永寿宫,骑着马径直出了京城,直奔京郊神机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