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8章 惟忠与义兮

锦衣镇山河 肥胖的可乐 2312 字 12个月前

贺六道:“戚大帅是想让你重建一支戚家军,防备倭患?”

吴惟忠点点头:“当年的戚家军将士,现在已经老的老,死的死。说句不好听的,戚家军早已经不复存在了。假如倭奴再次来袭,谁来护佑大明沿海的安宁?九镇边军打草原骑兵是行家里手。打倭奴却是生手。”

贺六点点头:“吴将军所言极是。你是宣府副总兵,如果想平级调动到浙江,就要当浙江都司。不过据我所知,浙江都司一职并未出缺。”

吴惟忠道:“只要能让我回浙江,重建戚家军,官位是升是降都无所谓。我听说宁绍台参将告老。我打算谋这个缺儿。奈何我久在边镇领兵,朝中没什么熟人、靠山。所以来求六爷你帮忙了。”

贺六吃惊的问:“吴将军确定要谋宁绍台参将的职位?宁绍台参将之职,可比宣府副总兵低了两级。”

吴惟忠笑着说道:“低两级就低两级吧。六爷,我本名不叫惟忠,叫吴大愣。戚帅爷觉得此名不雅,在我加入戚家军后,取‘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之意,替我改名惟忠。在忠与义面前,个人的荣辱得失又算得了什么呢?编练新军、防备倭患是大事。别说让我降两级,就是降三级、五级,我也是心甘情愿的!跟那些战死沙场的戚继光老弟兄们相比,我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呢?”

贺六道:“吴将军不愧是戚家军的老兵!果然深明大义!放心,兵部尚书王一鄂跟我熟的很!我跟他打声招呼,此事便成了。”

吴惟忠道:“谢了六爷,有劳你费心。”

贺六摇头:“错了。你不该谢我。我应该替朝廷,替大明的万万百姓谢你才对!咱大明,正是因为有你这样的忠臣良将,才能免受外族入侵之辱!”

吴惟忠谦卑的说道:“六爷过誉了。”

下晌,贺六领着吴惟忠来到兵部大堂,找到了兵部尚书王一鄂。

王一鄂虽是兵部正堂,见到贺六、吴惟忠却是毕恭毕敬。因为跟贺、吴二人相比,他的资历实在是太浅了。

贺六执掌锦衣卫,吴惟忠追随戚继光东南平倭,北御鞑靼之时,王一鄂才是个芝麻大小的刑部主事。

贺六说明了来意,王一鄂大为吃惊:“吴将军自请降两级,回浙江做参将?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官,都盼着步步高升。鲜有人屈尊降贵,自请降职的。”

万历十二年,腊月初八。

永寿宫大殿。

万历帝正坐在龙案前仔细看着一份奏折。贺六跪在他的面前。

张鲸端着一壶茶,刚走进永寿宫大殿,看到贺六在,他直接退到了大殿外。贺六当初屠了他外宅之中的几十口人,到现在张鲸还心有余悸。只要见到贺屠夫,张鲸的两条腿都会情不自禁的打颤,恨不能绕路走。

万历帝终于看完了折子。他喜滋滋的对贺六说道:“贺六,六部今年的总账已经结算清楚。相比于往年,结余又增加了!”

贺六叩首道:“这是皇上勤于政事,敬天爱民的福报!”

万历帝笑了笑:“不对吧。你话只说了一半儿。你心中一定在想,这里面有张居正新政的六分功劳!”

贺六没有否认。他道:“皇上,张居正一生做成了两件大事。这两件大事让他死而无憾。第一件事,他教出了一个好皇帝。第二件事,他一手创立、推行了新政!”

万历帝叹道:“唉。好皇帝。这三个字重若泰山啊。贺六,你真的觉得朕是一个好皇帝么?”

贺六连忙道:“皇上堪比唐宗宋祖,秦皇汉武。”

万历帝道:“罢了吧。阿谀奉承不是你贺六所长,你就别给朕带高帽子了。朕问你,张四维已经回乡一年半了。他在蒲州还算安分么?”

贺六答道:“启禀皇上。臣依照您的意思,在蒲州那边安排了四十个锦衣卫的力士,监视张四维的一举一动。张四维最近跟京城之中的多名官员书信来往频繁。”

万历帝笑道:“呵,张四维蠢蠢欲动。想必,他现在天天盼着日子过的快一点。赶紧过了三年丧期,回朝接着做他的首辅,接着替皇族、士族出头,反对新政。”

贺六一时不知道该如何接话。

万历帝话锋一转:“贺六,等到张四维守孝期满的时候,你知道该怎么做吧?你是聪明人,不需要朕把话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