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帝道:“冯大伴自朕一落生,便伴随在朕身边,照顾朕的饮食起居。十七年光阴,他对朕可谓是忠心耿耿!赏冯大伴儿‘六德太监’号,以彰其功!”
自成祖以来,得宠的太监往往能得到皇帝的“赏号”,如当年郑和就被成祖爷赏号“三宝太监”。
冯保感动的痛哭流涕,他跪倒道:“奴婢谢皇上恩典!”
万历帝的确有着与年龄不相称的高超手腕。他现在最恨的人,就是张居正、冯保、贺六。如今,他却大加封赏三人。无非是在给这三人灌迷魂汤。
下了朝,万历帝直奔慈宁宫给李太后请安。
李太后道:“皇上,早朝散了?”
万历帝点点头:“散了呢,母后。”
冯保拿起一个苹果,削好了,放在一个玉盘中,想要奉给李太后。
万历帝却接过玉盘,亲手将苹果奉给李太后。
李太后吃了片儿苹果,问:“早朝都说了些什么事?”
万历帝道:“张先生上禀了政事八桩。朕都一一按照张先生的意思,下了旨意。”
李太后满意的点点头:“这就对了!张先生是无双国士。他做的决断,一定是对的!皇上都应该赞同。”
万历帝忙不迭的在李太后面前夸赞起张居正来:“是啊母后。朕最近时常想,如果大明没有张先生会是如何。唉,越想越害怕!要是没有张先生,朕真不知道该如何担起两京一十三省的这副重担!”
七月,盛夏,承天殿早朝。
张居正出班道:“启禀皇上!河南巡抚奏报,六月二十三,河南全省普降甘霖!今年河南不会再出现旱灾!更不会出现秋荒!这是皇上敬天爱民的福报!”
万历帝满面春光的说道:“不!这不是朕的功劳!张先生执掌内阁,一心为民,一饭三吐哺!是张先生的苦心,感动了上天才对!”
群臣跪倒,齐齐高呼:“皇上圣明!张先生睿智!大明江山永固!”
贺六虽然亦在武将班中随声附和,心里却想起了当年跟老胡学的一个词儿:捧杀。
群臣的马屁拍完。张居正继续说道:“鞑靼部汗妃三娘子,派使者带着礼物前来京城。如今俺答汗老迈。鞑靼部诸事,皆为三娘子决断。三娘子这样做,是想跟我们大明维持和平!”
万历帝道:“这是大好事!西洋传教士利玛窦,前一阵子教了朕一句他们那边的名言:没有好的战争,和坏的和平。既然三娘子向大明示好求和,咱们就该以礼相待。命礼部。。。”
万历帝刚说完“命礼部”这三个字,便马上改口:“啊,不知张先生是怎么想的?”
张居正道:“应该命礼部派出专人接待三娘子的使者!”
万历帝忙不迭的点头:“张先生说的极是!就依你的意思办!命礼部派出专人,好生接待三娘子派来的使者!”
张居正再道:“工部尚书潘季驯,已在山东监督完成了京杭运河山东段的疏汛工程。潘尚书说,此工程完工后,运河山东段沿岸,三十年内将再无水灾之患!”
万历帝一连说了三个好:“好!好!好!”
张居正笑着说道:“潘尚书治水数十载,有大功劳于朝廷。有大恩惠于百姓。臣建议皇上,封潘尚书为太子少傅。”
万历帝点点头:“张先生说的是!潘季勋从嘉靖朝就开始治水!功劳卓著!当初张先生力荐他做工部尚书,真是睿智之举!张先生实乃识人、用人的典范!就依张先生所言,封他为太子少傅。”
张居正一连禀报了七八件事。件件都是好消息。自从大明开始推行新政以来,国运蒸蒸日上,处处风调雨顺。今年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