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章 不准

锦衣镇山河 肥胖的可乐 2382 字 12个月前

万历帝一夜无眠。在黎明时分,他打定了主意:今日早朝,朕一定要给张居正好看!朕倒要看看,这大明朝是太后、首辅说了算,还是朕说了算!

第二天,承天殿早朝。

张居正出班道:“启禀皇上。蓟州镇总兵戚继光上折,请求朝廷拨给白银二十万两,修缮古北口长城空心敌台。请皇上下旨恩准。”

张居正只是象征性的跟万历帝打个招呼。要在以前,万历帝说一句:准奏。张居正再吩咐内阁的人去办,这事儿也就了结了。

今天,万历帝却一反常态:“自隆庆元年封贡互市起,蓟州镇便再无大规模的战事!戚继光要这么多银子修缮长城干什么?他戚继光不是号称九边的第二道长城么?既然有第二道长城,就无需再去修什么第一道长城了!不准!”

张居正傻眼了!这是七年来,他头一次听万历帝说“不准”这两个字!

张居正据理力争:“皇上,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如今俺答汗与我大明和平相处是不假。可谁能保证大明九边会一直维持和平!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长城,迟早还会再派上用场的。晚修缮,不如早修缮!”

张居正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了一大堆。换来的,却还是万历帝从牙缝里挤出的两个字:“不准!”

承天殿里的气氛,变得万分微妙。

年轻的皇帝七年来第一次驳回了首辅的建议。满朝文武都不敢作声。

张居正思索片刻,便做出了决断。一会儿朝会结束,他会让户部尚书王国光拨银子给蓟州镇。无需理会皇上同不同意!

张居正知道,万历帝今天早朝是诚心要跟他赌气。他提出任何建议,都会被万历帝驳回。

他干脆不再说话。转头,他给王国光使了个眼色。

王国光道:“启禀皇上,山东今年夏粮丰收。而河南却是天旱无雨。恐怕会出现秋荒。臣建议,预先调山东夏粮两百万担至河南,以备不时之需!”

万历帝没有表明态度,他似笑非笑的朝着张居正说道:“张先生对此事有何见解?”

坤宁宫。

王皇后一番苦劝,已让万历帝对张居正的恨意,消去了七八分。

可就在此时,李太后却板着脸来到了坤宁宫。

王皇后朝着李太后行礼:“拜见太后。”

万历帝问:“母后,您怎么来了?”

李太后坐到椅子上,怒气冲冲的说:“哀家听说,皇上打着孝敬哀家和陈太后的旗号,跟国库要银子?”

万历帝连忙解释:“是有这么一回事。不过朕已经打消了这个念头。”

李太后冷笑一声:“打消了这个念头?不对吧!哀家怎么听说,是张先生及时制止了皇上?”

王皇后想要替万历帝打圆场,她刚要开口,李太后却对她说:“喜姐,你先出去。”

王皇后无奈,只好退出了坤宁宫大殿。

李太后又道:“哀家还听说,你最近对张先生多有不满?”

万历帝沉默不言。

李太后道:“皇上,你已经十七岁了!不再是一个小孩子了!怎么还耍小孩脾气?把朝廷大事当成了过家家?铸造四十五万贯铜钱,这是多大的一件事?关乎国计民生!皇上今后要胡闹,不要打着孝敬哀家跟陈太后的旗号!哀家可不想百年之后在史书上落一个骂名!”

都说是爱之深,责之切。李太后深爱着自己的儿子。毕生最大的愿望就是万历帝能做个名垂千古的好皇帝。她说的话,自然重了些。

万历帝不服气的说道:“是谁在母后面前告朕的刁状?恐怕是张先生吧?”

李太后怒道:“你别管是谁把这件事告诉的哀家。哀家只问你,你是要做一个昏君,还是要做一个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