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六追问东方凡:“蒙元至正三十一年之前五十七年,是什么年号?”
东方凡身为钦天监监正,自然通晓历代年号。他略一思索便脱口而出:“是宋嘉熙元年。那时候,蒙元跟赵宋划江而治。赵宋小朝廷偏居东南。”
贺六问:“宋嘉熙元年,有没有大地震的记载?”
东方凡道:“六爷不要着急。容我找一找。”
说完,东方凡忙不迭的翻起了《天灾录》。
片刻后,他道:“找到了,宋嘉熙元年,南宋小朝廷的都城临安,发生了一场地震。数万百姓因此丧命!”
贺六心中暗道:在宋元隔江对峙的那几十年里,天下丁口数最盛的地方,无非是临安城!孙楚的话。。。难道不是凭空编造的瞎话?
贺六喝了口茶,压了压惊,而后道:“东方老大人,难道真这么巧?每隔五十七年,在天下最繁盛的地方,就会发生一场地震?”
东方凡道:“匪夷所思,真是匪夷所思!六爷这么一说,还真是这么回事!每隔五十七年,天下最繁盛的地方,就会发生一场地震。”
贺六意味深长的问东方凡:“东方老大人,你相信妖、鬼、神、仙的存在么?”
东方凡狡黠的一笑:“子不语怪力乱神。我从不相信世间有什么鬼神。您怎么忘了,张先生在万历二年曾下令,严禁朝廷命官轻言鬼神之事。”
张居正下这道政令,是怕万历帝学他的爷爷嘉靖帝,沉迷休仙问道,荒废政事。
贺六道:“我知道张先生的那道政令。此时此地,只有你我二人。我想听听东方老大人对神鬼的见解。”
东方凡不置可否的说道:“天地造化,精妙无比。神仙鬼怪,或许有,或许没有。谁能说的清楚呢?”
大明钦天监,掌观察天象,推算节气,制定历法。钦天监的监正,秩正五品。
汪恭厂的异灾玄之又玄。看似知晓内情的孙楚,又满嘴胡言乱语。总把事情往什么天外飞仙上扯。贺六无奈,只得来到钦天监,找监正东方凡寻找线索。
东方凡七十多岁。据说,他是汉代玄学家东方朔的后人。
钦天监中。贺六朝着东方凡一拱手:“东方老大人,在下锦衣卫指挥左同知,贺六。”
东方凡连忙道:“锦衣卫六爷大驾光临,老朽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贺六道:“什么恕罪不恕罪的?东方老大人已是耄耋之年了。身体一向还好?”
东方凡捋了捋自己的白胡须:“托皇上洪福,老朽的身子骨好的很。一顿饭能吃一整只烤鸭子。对了,六爷大驾光临我们钦天监,不知道有什么事?”
贺六坐到椅子上:“还能为了什么事?汪恭厂的那场异灾,死伤了两万多百姓,毁掉了上万间房屋。东方老大人掌管钦天监五十多年了,不知对这场异灾有何见解?”
东方凡让手下人给贺六上了茶。他做了个“请”的手势,而后道:“无论是水灾,还是蝗灾、旱灾之后,必有居心叵测之人,妖言惑众,蛊惑人心。正人心而靖浮言是锦衣卫的本分,六爷是该好好管管京城内外的那些流言蜚语了!现在道路纷传,京城发生的这场异灾是神鬼作怪。呵,其实,不过是普通的地震而已!”
贺六好奇的问:“地震?”
东方凡点点头:“地震之事,自汉代便有记载。《成帝纪》第十卷曾言,地震常伴随凭空霹雳和日食发生。当日汪恭厂异灾,天昏地暗,其实便是日食。至于后来的连声爆炸、火光冲天,应该是地震导致火药局内存放的火药失火爆炸。”
东方凡此言一出,贺六心中的疑惑解开了大半。
贺六又问:“京城之内,以前就发生过地震么?”
东方凡摇摇头:“大明最易发生地震的地方,无过三处。一处是胶东。一处是川陕。一处是乌斯藏雪山。这三处地方,几乎是年一小震,十多年一大震。京城并不经常发生地震,上次地震,还是嘉靖元年。那场地震,致使清宁宫失火。”
贺六知道,嘉靖元年京城的地震,让清宁宫失火,直接导致了“大议礼”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