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章 记住贺家的恩

白笑嫣走后,王八走进了女儿的卧房。

王八见到女儿后,行了三跪九叩大礼:“臣,永年伯王伟,拜见皇后娘娘千岁,千千岁。”

王喜姐连忙道:“父亲,您这是做什么?”

王八跪着答道:“禀皇后娘娘。大明的国母,只有一个父亲。那就是先皇!臣只是您的家奴罢了!”

王喜姐的眼眶里,满是泪水。她愤愤的说道:“父亲,卧房之中只有你我父女二人!您真的不必如此!快起身吧。”

王八没有起身。他跪着说道:“皇后娘娘入宫之前,臣有几句话,要叮嘱您。”

王喜姐道:“父亲,不,永年伯请说。”

王八道:“皇后娘娘入宫之后,一定要孝敬两宫太后,以慈善仁爱之心,对待天下臣民。”

王喜姐的眼泪已经夺眶而出。她哭着点头:“永年伯的话,我记住了。”

王八又道:“皇后娘娘,贺六一家,对王家有大恩。请皇后娘娘今后善待贺家人。”

王喜姐心中当然清楚,自己能做上大明国母,全靠着六叔、六婶的帮衬。若不是他们,六龙三凤冠哪轮得着自己戴?

王喜姐点点头:“六叔,不,贺六一家人。对我,哦不,对本宫有大恩!本宫今后自然不会亏待了贺家。”

王八欣慰的点点头:“皇后娘娘,没什么事情,臣告退。”

王喜姐用悲伤的口气吩咐自己的父亲:“哦,永年伯请退下吧。”

万历帝大婚,举国同庆!

顺天府早就派出衙役,强令京城之内的所有住户、商铺,每家最少要挂五条一尺宽,六尺长的红绸带子。

顺天府甚至贴出了告示:凡购买炮仗爆竹,在腊月十八这天燃放者,府库补贴一半儿银子。

顺天府这样做,显然有强行摊派的嫌疑。可新政施行了六年时间,大明国富民强。老百姓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哪个百姓不愿意将皇上大婚的日子,当成一个节日来过?

民间强且如此,皇宫内就自不必说了!太监宫女一律换上了代表喜庆的红色衣衫。红色的宫灯高高挂起。虽是隆冬时节,内宫监的花匠们,却用了巧妙手段,用无数鲜红的月季花装饰着宫闱。

腊月十七,入夜,永寿宫。

万历帝的面前,堆着上千份官员们贺喜的奏折。每一道奏折都是红封皮,用红绳系着。

万历帝目光呆滞的看着那座奏折堆成的小山。全无半点儿新郎官该有的欢喜神色。

万历帝虽是天子,却也是个十六七岁的少年。十六七岁,正是叛逆的年纪。在这个年纪的少年们看来,凡是父母帮他们选的东西,就一定是坏的。

张鲸对万历帝说道:“皇上,早些安寝吧。明日天不亮,您就要去太庙祭奠列祖列宗。上晌要举行大婚典礼。下晌举行皇后册封大典。晚上还要大宴群臣。”

万历帝抬起头:“你说,朕大婚之后,张先生跟母后,会将本属于朕的权力还给朕么?”

张鲸叹了口气:“唉。按照咱们大明的规矩,天子大婚后便能亲政。可李太后跟张先生,没有半点儿让您大婚后亲政的意思。不过嘛,大婚对于皇上来说,始终是件好事。至少,您有了亲政的资格。今后要收夺张先生的权力,也能够名正言顺。”

万历帝忽然问张鲸:“你见王喜姐么?”

张鲸点点头:“见过一次。一个半月前我去坤宁宫办差,恰好几个皇后候选,在坤宁宫陪李太后聊天儿。”

万历帝追问:“她长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