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六年秋。永寿宫内。
万历帝端坐在龙椅上。他的身边,坐着李太后。
张居正、贺六、冯保垂手站在大殿之中。
李太后的手中,捧着贺六刚刚递上来的奏折。
她仔仔细细的看完了奏折,开口道:“贺六,你要辞去北镇抚使的职位?”
贺六叩首道:“太后明鉴。臣本就资质愚钝。如今又上了年纪,许多事都是力不从心。与其占着高位,不能为皇上、朝廷效力,不如直接把北镇抚使的位子让给年富力强者。”
李太后沉思良久:“哦。你认为,谁能代替你,接任北镇抚使职位?”
贺六说出了一个李太后无法拒绝的名字:“李黑九可以胜任。”
李黑九的妻子梁上红,是李太后的贴身侍女。李太后当年救过他们夫妻二人的命。李黑九自然算是她的心腹。
李太后道:“李黑九现在是南镇抚使。总不能身兼南、北两司镇抚使。”
贺六建议道:“臣以为,李子翩可胜任南镇抚使一职。”
李太后想了想,转头对万历帝说:“请皇上准了贺六的请求。同意他卸任北镇抚使一职。另调李黑九为北镇抚使,李子翩为南镇抚使。”
万历帝唯唯诺诺:“是,母后。”
李太后又道:“卸任北镇抚使之后,你有什么打算?”
贺六回禀:“太后,臣已在锦衣卫效力了三十八年。骤然离开锦衣卫,总是有些舍不得。臣恳请太后、皇上,保留臣锦衣卫指挥左同知的头衔,让臣留在北镇抚司档房之中效力。”
李太后沉思片刻,道:“好吧。哀家准你留在北镇抚司档房之中,继续为皇上效力。”
贺六练练叩首:“谢太后、皇上的恩典!”
张居正、贺六、冯保退出了坤宁宫。
万历帝问李太后:“母后,贺六这是什么意思?旁人都是挤破了头去争权。他却将大权在握的北镇抚使位子,主动让了出来。”
李太后叹了声:“唉,贺六真是个聪明绝顶的人啊!他这是在学前朝的老首辅徐阶,激流勇退!不过,他的退隐不是全退,而是半退。他主动要求留在锦衣卫档房之中,以他在锦衣卫中的资历,在必要的时候,还是能够左右锦衣卫南、北镇抚使甚至是指挥使的决策!”
万历帝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又问:“母后觉得,这贺六到底是个好人,还是个坏人?”
李太后笑了笑:“皇上,评价一个人,不能用简单的好与坏。贺六这人嘛,有能力,有手腕。就是有时候太过滑头了些。”
贺六回了锦衣卫,跟新任北镇抚使李黑九交接了差事。
李黑九道:“六爷,您一卸任北镇抚使,卫里的老弟兄们,都像是缺了主心骨一般。”
贺六笑了笑:“黑九啊,缺了我,难道锦衣卫原先的那些差事,就办不了啦?再说了,我又不是退出锦衣卫。以后,我会跟王八一起,留在档房管理档案。遇到难事儿,你可以来问我。”
李黑九道:“唉,六爷。其实您的身子骨还算硬朗。为何要忽然辞去北镇抚使的职位呢?”
贺六道:“黑九,咱们是自家人。有些事我勿须瞒你。刘指挥使在卫中不怎么管事。北镇抚使,其实就是实际上的锦衣卫头子。我做了太多年的北镇抚使,宫里,恐怕会有人会害怕锦衣卫成为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贺家军!与其遭人猜忌,我不如及早卸任呢。”
李黑九道:“您是说,李太后不信任您?”
贺六意味深长的说道:“李太后信不信任我,我不知道。她老人家信任你,是众所周知的事。也只有你做北镇抚使,才能事事得到李太后的支持。”
这时候,指挥使刘守有、新任南镇抚使李子翩走了进来。
李子翩道:“六哥,谢谢你在太后面前举荐我升任南镇抚使。”
贺六道:“老十一,你也在锦衣卫中效力了二三十年。功劳甚多,这是你应得的。”
刘守有道:“老六,这下好了。你跟我现在一样,都是锦衣卫里的闲散官儿。咱们没事儿可以凑一块,下下棋,喝喝酒。”
贺六笑了笑:“成啊!我早就想见识见识刘指挥使的棋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