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六道:“臣遵太后懿旨!”
坤宁宫议事结束,贺六赶回锦衣卫衙门,调拨人手,随同吏部、户部的司官,到各县监督赈灾事宜。
贺六将自己安排到了宛平县,与他一起去宛平的,是吏部文选清吏司郎中,王锡爵。
王锡爵,嘉靖十三年生人。今年不过三十九岁。他是名门望族出身。嘉靖四十一年,二十八岁的他会试高中会元,殿试得中榜眼。同年,他十四岁的儿子王衡得中顺天乡试解元。这父子二人,被称为是“父子两元”。
王锡爵是肯干事,敢干事,能干事的人才。张居正十分器重他,今年秋将吏部最为重要的一个司,文选清吏司交给了他。
贺六回家里简单收拾了几件行礼,便去吏部找了王锡爵,二人带了十个随从,骑着两匹快马,赶往宛平县。
在路上,贺六感慨道:“王大人,我忘不了嘉靖四十四年北直隶的那场雪灾啊。那可真是千里饿殍,百姓易子而食,惨不忍睹啊!”
王锡爵道:“六爷,那时候吏治腐败。上梁不正下梁歪。地方官贪污成性,谁也没把老百姓的命当回事!现在不同了!有考成法这把刀悬在官员们头上,就算他们不为了百姓,只为了自己个官位,也要全力去救灾!”
贺六道:“考成法是否有效,等咱们到了宛平县就知道了!”
几个时辰后,二人赶到了宛平县。宛平县城外,空无一人。
贺六和王锡爵大惑不解!
通常出了大灾,老百姓都会到县城躲灾。城门外,应该里三层外三层的围满了灾民。可如今宛平县城外,连个人影都没有。
贺六道:“走,去宛平县衙!”
驸马督尉许从成在贺六面前认了怂,不再对抗新政。京内的勋贵们群龙无首,只得默认了张居正的新政。
贺六终于替张居正搬开了挡在新政面前的两块大石头:辽王和许从成。
万历元年,冬。一场罕见的瑞雪,普降北直隶。鹅毛般的雪花,整整飘了四天四夜。瑞雪变成了雪灾!
贺六忧心忡忡的站在北镇抚使值房门前,看着几个力士,用铁铲勉强趟出一条通向衙门口的小路。
南镇抚使李黑九穿着一个斗篷,走了过来。
贺六问道:“云贵那边,薛九来信了么?”
李黑九道:“来信了!自打咱们锦衣卫的弟兄们入驻云贵巡抚衙门,当地的官员们就像受了惊的兔子一般。薛九私下放出话去:跟新政为敌,就是跟锦衣卫为敌。地方官们无奈,只得在西南开始推行一条鞭法、考成法和丈量田亩法。”
贺六满意的点点头:“薛九这趟差办的漂亮。唉。。。”
李黑九问:“六爷因何事叹息?”
贺六指了指空中飞舞的雪花:“瞧。这场雪下了四天四夜了。北直隶的老百姓,恐怕要遭灾。八年前的冬天,雪就像今年这么大。北直隶几十个县受灾。光是宛平一个县,因冻死、饿死、病死的百姓,就有三四千!整个北直隶死了数万人!”
李黑九道:“是啊。那时候,各级官吏视百姓的命如草芥。国库空虚,本来就拿不出多少粮款来救灾。再加上官员们上下其手,贪污救灾粮款。一场雪灾就让几万人魂归黄泉。”
贺六道:“那一年,海瑞海刚峰正是因为目睹了雪灾的惨剧,才写出了辱骂君父的《天下第一疏》。”
二人正说着话,冯保的干儿子张鲸来传旨:“六爷,李太后宣您入坤宁宫议事呢!”
贺六随着张鲸来到坤宁宫。
坤宁宫大殿中,站着内阁五阁老和司礼监秉笔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