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半路杀出个老杨博(五更)

锦衣镇山河 肥胖的可乐 2374 字 12个月前

张居正明显是话里有话:李太后想杀高拱,我有什么办法?利用王大臣杀高拱的人,不是我,是李太后的亲信大太监冯保!

杨博道:“我没说这件事是你张太岳安排的!但是只有你,才能解决这件事,保高拱一条活命!”

张居正哑然。

杨博又道:“我四十多年前就在边关杀鞑靼人。打了一辈子仗,做了一辈子官儿。我自认为自己还算有几分功劳。就请张太岳,不,张首辅你,看在我杨博这张老脸上,放过高拱一马吧!”

说完,杨博竟然给张居正跪下了!

贺六见状,亦给张居正跪下:“张先生。我也求您了!放过高拱,只当是做了一件善事,好么?”

张居正连忙上前搀扶二人:“你们这是做什么。罢了,你们先回去。这件事,容我再考虑考虑。”

杨博和贺六出了书房。

张居正沉思良久,他知道,杨博是对的,高拱的生死不在冯保手中,只在他张首辅手中。

杀,还是保?

杀高拱,有愧于自己的良心。

保高拱,既会埋下隐患,又会得罪冯保、李太后。

张居正矛盾万分。他决定,求签!

他虔诚的来到自己夫人平日里敬佛用的佛堂。虔诚的跪倒在观世音面前。

“大慈大悲的观世音娘娘,请你告诉我,我是该杀高拱,还是保高拱?”

一番虔诚的祈祷后,张居正摇晃着卦筒。

“啪嗒。”一张卦签落地。

张居正捡起来一看。上面写着八个字:所求不善,何必祷神?

本来,冯保制定了一个完美的计划。这个计划足矣让高拱万劫不复。

可冯保画了一条蛇,却非要给这条蛇添上两只足。

他先派几名亲信官员,在官场之中散布刺客王大臣是高拱指使的流言。他的本意,是在五衙会审之前,大造舆论,搞臭高拱。为五衙会审后,诛杀高拱做铺垫。

哪曾想,京城的官员们形成了空前一致的看法:有人栽赃高老首辅!

这是和尚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儿。先把人搞垮台,再把人搞臭,最后要人的命!

这套把戏,早就是冯保的老前辈吕芳、陈宏玩剩下的了!一点都不稀奇!

于是,无数官员明里、暗里找到张居正,希望他手下留情,放过高拱。张居正开始还装聋作哑,不表明态度。到了后来,他干脆闭门谢客。那意思很明白:找我求情?没门!

这日傍晚,贺六府中来了一位稀客:吏部尚书,杨博!

要说杨博这老头,不愧为朝廷里的一号猛人!他从嘉靖八年中进士开始,为官四十三载。杨一清、张璁、翟銮、张孚敬、方献夫、李时、夏言、严嵩、徐阶、高拱,十位首辅都成了昨日黄花。杨博老头儿还康健的活着,且老当益壮,老而弥坚,一顿能吃三大碗干饭,继续为大明王朝奔走效力。

杨博,已经成为了大明官场之中一个不老的神话!

杨博的资格老,功劳大。朝廷之中,即便是首辅张居正见到他,亦要恭恭敬敬的作个揖,尊称他一声:“杨老部堂。”

贺六见到杨博,连忙行礼:“杨老部堂,您怎么来了?”

杨博冷冷的说:“来求你。”

贺六惊讶:杨博为人一向清高。他今天怎么放下身段,来求我这个锦衣卫头子了?要知道,在杨博这种人眼里,锦衣卫只是一条吃人不吐骨头的恶犬!

贺六道:“杨老部堂让我办事,何谈一个‘求’字?什么事,请说吧!”

杨博道:“我先问你一件事。最近朝野纷传,是高拱指使王大臣入宫行刺皇上。我相信,这一定是栽赃。高拱的为人我知道。他虽然专横跋扈,却绝不会干出这等大逆不道之事来!你锦衣卫贺六爷,有没有参与栽赃高拱?”

贺六摇头,斩钉截铁的说道:“绝对没有!杨老部堂,您是朝廷的功勋老臣。我贺六一向敬重您的为人!我不敢隐瞒您。其实,我亦想保高拱。高拱虽有这样那样的毛病,可他在任时,多有恩惠于百姓,大节无亏。他再专横跋扈,也罪不至死!”

杨博道:“好!你带着我,去趟首辅府,见张太岳!”

贺六愣了:“您是要去求张先生么?为何要拉上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