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俞大猷,革职(五更)

冯保将圣旨放到俞大猷手里。

俞大猷一脸惊骇的表情,道:“冯公公,皇上说我贪污军饷?是哪个乌龟王八蛋诬告我?我俞大猷从军三十多年,何曾多拿过一两饷银。。。”

冯保一脸无奈的说道:“皇上是在大醉之中,下的这道旨意。俞大帅,我也没办法帮你啊!”

俞大猷仰天长叹:“罢了!我替朝廷打了这么多年仗,也该好好歇歇了。”

说完,他怅然若失的走向了宫门口。

两个时辰后,隆庆帝从宿醉中醒来。宸妃奴儿花花已经回了储秀宫。

冯保给隆庆帝奉上一碗醒酒的莲子羹。

隆庆帝边喝莲子羹边问:“朕睡了多久了?”

冯保道:“睡了两个时辰了。皇上,俞大猷接了旨,已经走了。”

隆庆帝疑惑的问道:“俞大猷?接旨?朕刚才给他下旨了?”

冯保点头:“是啊,刚才皇上您下旨,申斥俞大猷贪污军饷,将他贬为庶民了!”

隆庆帝一拍脑瓜:“啊呀!糟糕!”

说俞大猷这员老将贪污军饷,隆庆帝自己都不信!

隆庆帝知道,一定是自己在醉中,稀里糊涂下了这样一道圣旨。

可做皇帝的是金口玉牙。发出去的旨意怎能随意更改?那样做,是会在史书中沦为笑柄的!

于是乎,隆庆帝只能将错就错。

俞大猷二十岁从军,为朝廷南征北战三十多年,北御胡虏,东南抗倭,广西镇边。负伤无数、立功无数。到头来,竟被莫名其妙的革了军职。

这正是,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枕头风,杀人不见血!

广西总兵俞大猷来京城述职已有月余。

大明官场存在着诸多陋规。一省总兵回京述职,照例要拜会诸位阁老;司礼监的掌印、秉笔;兵部的堂官、五军都督府的督帅。。。双手奉上或轻或重的“敬仪”。

俞大猷不是戚继光。戚继光善于处理跟朝中重臣们的关系。俞大猷却是蠢直之人,向来不干这些在他眼里狗屁倒灶的事儿。

这或许是他南征北战三十多年,战功累累,却还只是个从二品总兵的原因。

内阁诸员、兵部的三位堂官、五军都督府新任的五位都督,都知道老俞的脾性。他不来拜见他们,他们倒也没有怪罪的意思。

可司礼监掌印孟冲却是个心眼小过针鼻儿的小人!好哇,你进京述职,竟然不给我这个堂堂的监掌太监上贡?你这是目中无人!看我怎么收拾你!

孟冲找到了奴儿花花,如此这般,这般如此的交待了一番。

这日,俞大猷来到永寿宫前侯见。见了隆庆帝,交了述职折子,他就可以返回广西了。

冯保进到大殿内,通禀道:“启禀皇上,广西总兵俞大猷求见。”

隆庆帝道:“哦,让他进来吧。”

奴儿花花却在一旁道:“皇上,让他等一会儿。刚才孟公公送来了一大坛西域葡萄酒。我想让皇上陪我喝嘛。”

隆庆帝笑了笑,转头吩咐冯保:“让俞大猷先等一会儿吧!对了,他是功勋老将,别让他跪侯,在殿外赏他一张椅子。”

冯保领命,出了大殿。隆庆帝搂住奴儿花花:“来,喝酒吧。”

西域葡萄酒本来酒劲很小。可一旦葡萄酒混上中原的白酒,酒劲就会骤增几倍。葡萄酒混白酒的喝法,被称为“见风倒”。意思是,如果有人这样混着喝酒,被风一吹,就要醉倒在地。

孟冲送来的这坛子西域葡萄酒中,混入了不少山西汾酒。喝上去虽然爽口,后劲却极大。

隆庆帝平时的酒量不错,可也架不住奴儿花花一杯接一杯的劝。

奴儿花花又吩咐小太监:“这大殿太闷了,把窗打开几扇。”

小太监开了几扇窗,冬日的寒风拥入大殿内。隆庆帝被风一吹,脑袋发胀,整个人都昏昏沉沉的。

奴儿花花见火候差不多了,终于亮出了刀子:“皇上,我听说啊,殿外跪着的那个俞大猷克扣军饷!这样的人,怎么能替皇上管广西的四万兵马呢?”

奴儿花花说的这些话,全是孟冲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