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太平公主的那段往事(一更)

锦衣镇山河 肥胖的可乐 2613 字 12个月前

薛绍中了蒙汗药,精神萎靡,困意昂然。太平公主借口驸马不胜酒力,命仆人将薛绍搀回卧房内。

卧房有一把锁,此锁必须用钥匙才能上锁。而钥匙只有两把。一把在太平公主身上,一把在薛绍身上。

昏迷的薛绍被仆人搀进卧房。仆人从他身上找到了钥匙。先在门外锁上了卧房门。而后用过“飞线传匙”的法子,将钥匙通过一根细线,从两扇门的缝隙间送入了门里的薛绍袖中。

此时,房间内的薛绍并没有死,只是中了蒙汗药,陷入了昏睡之中。

半个时辰后,仆人跑到太平公主面前,惊呼卧室的门被锁。透过门缝可以看到驸马薛绍躺倒在地,不省人事。

武曌闻言,与女儿太平公主一道来到卧房门口。太平公主用自己的那一把钥匙打开了锁,众人冲入卧房。

太平公主装出焦急的样子,第一个冲到薛绍面前,用手去摸薛绍的颈脉。其实,摸颈脉是假。太平公主的戒指上,暗藏一枚毒针!毒针上的剧毒见血封喉。她在探夫君颈脉的同时,趁人不备,将毒针刺入了薛邵的脖颈!

于是乎,太平公主造出了一个完美的密室杀人迷局!她一直在自己的母皇武曌身边。武曌丝毫不会怀疑,是太平公主下手谋杀了驸马薛绍!

后来,武周名相狄仁杰介入此案。查出了真相。女皇武曌认为家丑不可外扬。于是对外宣称薛绍与李唐皇族李冲勾结谋反,薛绍是被赐死的。

若干年后,武曌退位,李唐恢复。唐朝的史官将这一段公案,记录在了一本名曰《拾遗录》的野史之中。

韩五讲完了这个故事,而后道:“我看凶手一定是看了《拾遗录》,模仿武周时的太平公主,布下了今天这个密室杀人的迷局!”

贺六问道:“奇怪。薛绍已经被迷晕。为何那个仆人不就手在卧室中杀了薛绍?反而要太平公主亲自下手?”

韩五答道:“因为恨!太平公主认为薛绍挡了她跟武攸暨有情人终成眷属的路。对薛绍存了九分的恨意!必亲手杀之而后快!”

贺六道:“哦,这么说来。今晚谁第一个冲入卧室的门,第一个摸了老二和老夫人的颈脉,谁便是杀人凶手喽?”

转头,贺六望向管家何平。刚才正是何平第一个冲入卧室,第一个去摸何二和老夫人的颈脉!

何平听了韩五讲的这个故事,已然是面色蜡黄。额头上沁出了豆大的汗珠。

密室杀人,匪夷所思。或许只有蛇灵穿墙而过这一种解释。

贺六下令道:“将何府围起来。所有参加寿宴的宾客,一律不得离开!”

力士们领命而去。

赵慈问贺六:“六哥,现在该怎么办?把二哥、老夫人的尸体带回北镇抚司阴阳殿么?”

贺六摇头:“不。来人,去北镇抚司,把韩五爷叫来!”

几柱香功夫后,韩五骑着快马赶到了何府。

韩五,南镇抚司副千户,四十一岁。刚过不惑之年的他,出身于河南按察司。

十三省的按察司衙门,专管刑名。各省按察司都有那么一两位破谋杀凶案的高手。

韩五不是最出色的破案高手。他却有一个长处却是无人能及的,那便是他最善破解密室杀人案。

嘉靖三十一年,左都御史韩祎赴河南巡查河道。在一间没有窗户,房门反锁的密室中被杀。除了凶手会穿墙术,似乎没有别的解释。韩五出手,揭开了谜底。他获得了办案钦差陆炳的赏识,被陆炳带入锦衣卫。

锦衣卫以前的十三太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譬如老十二擅长验尸、上刑;老十一擅长千术;老六擅长抄家。。。韩五擅长的,就是查密室杀人案。闲暇之余,他最爱看一些有密室杀人记载的古籍。

入卫十八年,韩五似乎只做了六件事,那就是查清了六桩匪夷所思的密室杀人奇案。

贺六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他知道,眼下这桩密室杀人案,自己查不清,韩五查得清。

韩五进到老夫人的卧室之中,朝着贺六拱拱手:“六哥。二哥出事了?”

贺六指了指躺在地上的尸体,道:“老二被‘蛇灵’谋害了。”

韩五走到何二的面前,跪在地上,恭恭敬敬的磕了个头:“二哥,走好。”

随后,韩五仔细的询问了凶案发生时的情形。

问完案情,韩五走到门口,看了看那把七巧连环锁和两扇门。他道:“此案的奇怪之处在于。钥匙只有两把,不能另配。七巧连环锁没有钥匙又不能上锁。而一把钥匙,在管家何平身上。何平一直跟六哥你在一起,没有作案的时间。另一把钥匙,在二哥身上。二哥总不能在死后用魂魄走出房门上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