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骂神与詹三本(感谢书友技安、我心懂、北顾的支持)

可六科廊的那些同僚们,却给七品小官欧阳一敬起了个外号:“骂神”。

骂神骂人的履历,可谓是惊天地泣鬼神!

嘉靖年间。七品言官欧阳一敬弹劾太常少卿晋应槐,晋应槐罢官。

接着,他弹劾礼部尚书董份,董份罢官。

而后,他弹劾广西总兵恭顺侯吴继爵,吴继爵罢官。事出巧合,也正是因为吴继爵罢官,俞大猷才能接任广西总兵一职。

数月后,他弹劾陕西总督陈其学、巡抚戴才,陈其学、戴才罢官。

除了弹劾文官,他还数次去捋武官们的虎须。倒在骂神欧阳一敬劾章下的,还有山西总兵董一奎、浙江总兵刘显。

参文官,劾武官,这都不算啥。欧阳一敬甚至敢对世袭勋贵们下口。他还参过靖难名将张玉的玄孙,英国公张溶。

骂人是讲究天分的。在皇帝跟前骂人,更是如此。要说骂人,骂神欧阳一敬可谓是集古今之大成者!他的弹劾折子,往往不带一个脏字儿,却把被劾者的祖宗八代问候个遍。且字字都能触动到皇帝的内心深处。

就是这样一位“骂神”,京察得了个“下等”的考语。仅仅比“劣等”强那么一点点。

坐在家里那张破椅子上,欧阳一敬越想越气:“老子做了快十年的正七品。你们吏部不给我升官而也就罢了!京察还要给老子差评!等着吧!总有一天,老子要上折子,把你们吏部骂个狗血淋头!”

就在此时,欧阳一敬家里来了一位客人:骂神的好友,都察院六品御史詹仰庇。

骂神的朋友,自然也不是普通人。詹仰庇的外号,叫“詹三本”。此人上折子弹劾人有个习惯:寻常言官参人都是上一个折子,等皇上的批复。他却一定要连上三折,故曰“三本”。

骂神兄和三本兄都是小官儿,既高攀不上高拱,也高攀不上张居正。这两人是实打实的无党之人。且这两人,还都是清官,以清流自诩。从未去过邵大侠的归醉楼凑热闹,跟邵大侠也扯不上关系。

这两个人,马上就会帮邵大侠、高拱、柳虞的大忙。

人是会膨胀的。天要其灭亡,必使其疯狂。

邵大侠把官场当成了他的江湖。他自认为现在京城之中,有他无数的盟友。又有高拱和孟冲这两位大人物做他的后台。在官场里,没有什么事儿是他办不成的。

邵大侠忽略了一件事。他本事再大,也不过是一介布衣。高拱和孟冲内心深处从未将他视作真正意义上的盟友。他们只不过把他当成了一个尿壶。尿急的时候,拿出来用。等到泚完了尿,尿壶没用了,他们会毫不犹豫的将他塞进床底。

飘飘然的邵大侠已经快忘了自己姓什么。他竟然把主意打倒了杨博身上。

官场猛人杨博老尚书何许人也?

嘉靖八年,杨博中进士。随首辅翟鸾巡边,偶遇一群明火执仗的马匪。杨博孤身一人呵退数百马匪,保得首辅周全。

此后,他先后得到了张瓒、毛伯温两位兵部尚书的赏识。整整在边镇刀兵险地做了十七年的地方官。

嘉靖二十五年,他巡抚甘肃。兴屯田、修水渠、筑屯堡,使百姓安居乐业,境内肃然。

后任兵部左侍郎,经略蓟州、保定军务。两次击退蒙古首领把都儿和打来孙的进攻,累官兵部尚书、太子少保。

嘉靖三十五年,受命总督宣府、大同军务,造偏箱、修守备,屡受嘉奖。后调蓟辽总督。

隆庆元年,回京任吏部尚书。

杨博为官四十多年,其中近三十年都在北方边镇喝凉风,砍鞑靼人的脑袋。这么一个生死场里进出过无数回、油锅里滚过无数回的猛人,是邵大侠一个地痞出身的官场掮客动得了的么?

京察开始了。吏部事情太多,杨博这个尚书分身无数。于是乎,他将京察的事交待给了自己的副手柳虞去办。

柳虞心中暗喜:杨老头,我取代你的日子不远了!

杨博却丝毫没有察觉到危险的降临。

这日,贺六来到了吏部大堂,找到了杨博。有一名地方官犯了钦案,锦衣卫又是专办钦案的。贺六此来,是为了调阅那官员在吏部的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