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梁问吴惟忠:“吴参将,怎么,你认识这个疯子?”
吴惟忠一头雾水:“疯子?李总兵,这位是当年的东南第一谋士,徐文长徐先生啊!”
李成梁闻言大骇。大明军中谁人不知,当初朝廷剿灭东南倭患,靠的是浙直总督胡宗宪的运筹帷幄、浙江都司戚继光的英勇善战、江南布衣名士徐文长的奇谋!
这时候,贺六起身,朝着徐文长拱手道:“徐先生,久违了!”
总督王崇古亦起身拱手:“您就是大明三大才子之一,徐文长徐先生啊!久仰大名!”
李成梁慌了神。他平生最佩服有本事的人。徐文长能够帮助胡宗宪平定东南倭患,身上可谓是背负着屠龙之才!这样的人主动提出要做自己两个儿子的老师,他竟一口回绝了。现在他悔的肠子都青了!
李成梁连忙走到徐文长面前,给他深深作了一揖:“徐先生,我有眼不识泰山,您千万要见谅!”
徐文长根本不搭理李成梁,抬腿就要走。李成梁急了,竟然给徐文长跪倒在地:“徐先生,您是有本事的人。我那两个儿子自小随我在军中,没怎么读过书。您说的对,能打不等于善战。有勇无谋,会导致兵败身死的。还请您做他们的老师,不吝教诲他们。”
贺六见状,连忙帮着李成梁说情:“徐先生。皇上已经赐婚,给小女和李如柏订下了婚约。如今李如柏是我的女婿,李总兵是我的亲家公。我代亲家公求您了,请您做我那未来女婿的老师吧!”
贺六的面子,徐文长还是要给的。因为贺六是胡宗宪的至交。而普天之下,对于徐文长来说最重要的两个人无非两个:一个是胡宗宪,一个是王翠翘。虽然二人都已亡故,可他们在他心中的份量依然不轻。
徐文长道:“好。李成梁,今天我给贺六面子。你那两个儿子呢?让他们出来见我。让他们给我磕头、奉茶,行拜师礼!”
李成梁连忙叫来了李如松、李如柏两兄弟。
两兄弟给徐文长行了拜师礼。贺六和李成梁将徐文长让到了上座上。
徐文长从怀中掏出一本书,扔给了李如松,他高声命道:“我命你们两兄弟在十天之内,把这本书一字不差的背下来!”
李如松看了那本书的封皮,只见上面大书《纪效新书》,“浙江都司戚继光著”。
《纪效新书》,是戚继光编纂的兵书。书中的战法,全部都是对付倭寇用的。
李如松拱手道:“敢问老师。辽东最大的威胁是蒙古骑兵。据我所知,戚大帅所著《纪效新书》里净是对付倭寇的战法。我和弟弟驻守辽东,又遇不上倭寇。背这东西有什么用?”
徐文长走到李如松面前,直视着他的眼睛:“孩子,相信老师,会有用的。我会将我在东南对付倭寇的心得,全部教给你们两兄弟。总有一天,你们会派上用场。”
李成梁在一旁命令自己的两个儿子:“你们一切都要听从徐先生的!徐先生别说让你们背一本书,就算让你们上刀山、下火海,你们也不得说一个不字!”
李如松点点头。
午夜,庆功宴已经散尽。总督衙门大堂内,只剩下贺六和徐文长两人。
贺六问徐文长:“徐先生,你为什么要来辽东,为什么要指名道姓让如松、如柏做你的学生?”
徐文长答道:“你是胡宗宪的至交,我不会瞒你的。我来此地,是为了完成胡宗宪未完之事业。”
贺六问:“什么事业?”
徐文长认真的答了两个字:“抗倭。”
贺六大惑不解:“东南倭寇早已经平定了。。。”
徐文长摇头:“真的平定了么?我问你,当初肆虐东南的倭寇,都是些什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