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如柏愣住了。不过父帅有命,他不敢不从。他走到贺六面前,拱手道:“拜见。。。泰山?”
戚继光在一旁道:“傻小子!皇上赐婚,给你和锦衣卫六爷家的千金订下了婚约!”
李如柏脱口而出:“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王崇古在一旁赞了一声:“好儿郎!有志气!”
贺六却是一脸尴尬:“啊,不着急。皇上说四年后才会让你跟小女成婚圆房。相信四年时间,你定能跟着你的父帅平定鞑靼之患!”
众人进到大帐之内。戚继光展开一幅《蓟州镇防御图》。
贺六道:“诸位,行军打仗是你们的事。我就不在这里跟你们一起讨论战事了。王部堂,把汉那吉现在何处?我跟李佥事先去会会这位鞑靼小王子。”
王崇古道:“就在军营之中。来啊,带锦衣卫的两位上差去见把汉那吉。”
一名亲兵百户领着贺六跟李黑九来到一座营帐之中。
营帐里,坐着一个十七八岁的青年。
贺六问道:“你就是把汉那吉?会说汉话么?”
把汉那吉用蹩脚的汉话答道:“会的。我自小便跟着赵先生学汉话。”
贺六心头一动:赵先生?把汉那吉的老师是个汉人?看来戚继光的怀疑是对的。俺答汗身边一定有替他出谋划策的明奸。
贺六道:“我是钦差贺六,你应该知道钦差是什么意思吧?”
把汉那吉点点头:“知道,跟我们鞑靼的汗使差不多。”
贺六来蓟州之前,隆庆帝曾叮嘱他,新朝初立,百废待兴。国库依旧是捉襟见肘。现在还不到跟鞑靼主力决战的时候。
来蓟州的路上,贺六一直在想,实在不行,就直接把那鞑靼小王子送还给俺答汗。
王崇古听了贺六所言却不住的摇头:“万万不可。原因有二。其一,我正在边塞推行以蛮制蛮的策略。广为笼络与鞑靼部有仇的草原部族。若是俺答汗大军一到,我们便将投靠朝廷的把汉那吉交还给他,那些与我们合作的草原部族会怎么想?他们会认为,朝廷怕俺答汗。到那时,我们以前为推行以蛮制蛮策略做出的所有努力,便要付诸东流了。”
贺六问道:“其二呢?”
王崇古道:“其二,贺大人真的认为,俺答汗率十五万大军入寇,只是为了自己的孙子?我跟鞑靼人打交道也不是一天两天。我太了解这些抢掠成性的草原蛮族了!十五万骑兵倾巢出动,不抢些金银财物回草原去,他们是不会善罢甘休的。也就是说,即便咱们将把汉那吉送还给俺答汗,俺答汗一样会跟我们开兵见仗!”
贺六点点头:“原来如此。不过皇上临行前曾交待,如今国库空虚,要尽量避免跟鞑靼主力决战。”
戚继光插话道:“六爷,仗有很多种打法。既然大打不成,那咱们就小打。给俺答汗一点颜色瞧瞧,让他知难而退也就罢了。”
众人正说着话,旗牌官进到大帐中禀告:“辽东总兵李成梁,率三万辽东铁骑到达蓟州北!”
戚继光道:“辽东铁骑行军就是快!城外列出仪仗,迎接李总兵和他的袍泽!”
贺六问:“戚大帅,据我所知,三万骑兵几乎是辽东镇的全部家当。你刚才不是说要小打么?”
戚继光道:“六爷有所不知。我是怕俺答汗绕开蓟州镇进攻宣府。辽东骑兵机动灵活,如果俺答汗绕道,李成梁他们可以从蓟州出击,拖住南下的鞑靼人。而后我们蓟州镇的步军再跟上,前后夹击鞑靼骑兵。”
贺六点点头:“原来如此,走,我们一起去城外迎接李成梁。”
众人来到蓟州城外。片刻后,贺六耳边响起“轰隆隆”的巨响。紧接着,一股黄尘自东向西而来。黄尘由小变大,准瞬间便遮天蔽日。
贺六叹道:“三万骑兵同时行进,声势竟如此的浩大。我真是开眼了。”
一旁的戚继光苦笑一声:“三万骑兵尚且如此,俺答汗的十五万铁骑若来蓟州,那声势定然是震天撼地的。”
贺六放眼眺望。三万辽东铁骑行进井然有序,骑兵袍泽们甲胄森严、刀枪林立。最前头有一面帅旗,上面大书一个“李”字。帅旗下有一个四十多岁的将领,身穿鱼鳞甲,横挎一柄长枪。他虎背熊腰,腰杆挺直,一看就是纵横沙场的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