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枕头风(第三更)

白笑嫣道:“国舅爷是青年才俊,这回去天津办通夷案,可帮了贺六不少忙呢。”

大明的称讳,只有皇后的兄弟才能被称为“国舅爷”。李高正式的官讳应该是“武清伯世子”。白笑嫣称李高是国舅,就等于在说李贵妃是皇后。这让李贵妃很受用。

李贵妃道:“他以后要是不听你家老六的,你尽管说与本宫听。本宫替老六教训他!”

白笑嫣又打开第二个锦盒,锦盒之内是一副漂亮的西洋金刚石耳坠。

小太监将金刚石耳坠呈给李贵妃,李贵妃喜欢的不得了。

白笑嫣打开第三个锦盒。锦盒内是一挂小巧的西洋钟。

她说道:“贵妃娘娘,这东西有趣的很。到了准点儿,您瞧这儿,能蹦出一只小鸟,喳喳的叫。”

李贵妃点点头:“真是奇巧啊。”

白笑嫣道:“这第四样礼物嘛。怕是有些不合规矩。我带来了一个厨子,想让他给贵妃娘娘做一桌菜。可皇家御膳房,寻常厨子又是进不得的。。。”

李贵妃笑道:“这有何难?冯保这个司礼监秉笔,除了管御马监,还管御膳房。本宫吩咐他一声便是。”

白笑嫣陪着李贵妃说了好一会儿的话,已近午时,她带来的厨子做好了午膳。

这顿午膳,厨子用上了缇娜远航运来的辣椒、地瓜,还有数种外洋的食材。

李贵妃最近胃口不好。可今天这顿午膳却是大快朵颐。

白笑嫣在一旁细细讲解:“贵妃娘娘,这是辣椒炒肉,这是蒸地瓜片。。。”

李贵妃用完御膳,白笑嫣猛然给她跪下:“贵妃娘娘,妾要为一个女人喊冤!”

入夜,贺府。

贺六一家人围着桌子边吃饭边谈事。

贺六将乌得勒支女勋爵缇娜的事儿讲给了白笑嫣。

白笑嫣听后思忖良久,道:“如今这个西夷女人的事儿,已经牵扯到了朝庭内的党争。”

白笑嫣这些年广为结交京中的贵妇、诰命,编织了一张巨大的关系网。有时候她的消息比贺六还要灵通。

贺六问:“怎么讲?”

白笑嫣侃侃而谈:“如今朝中已形成了两个对立的派系。一个是守旧派,以高拱为首。朱希孝如今已经倒向了高党。另一个是革新派,以张居正为首,朝中官员,将你视作了张居正一党。”

贺六惊讶道:“我?跟张居正一党?我自己怎么都不知道?朝中官员为何会这么看?”

白笑嫣道:“谁让你之前跟张居正走的那么近?你且听我说,这几日,朝中守旧派、革新派争论的焦点在于,是否废除封关禁海的祖制。这个夷女缇娜如果无罪开释,便是革新派胜了。若是被明正典刑,就是守旧派胜了。”

老胡在一旁道:“有人的地方就会有争斗。何况朝堂上的那些人,都是两榜进士,算得上是人精!人精扎堆的地方,斗的最厉害!老六,帮谁,不帮谁,你心里有个准谱儿。”

贺六道:“这事儿说白了就是选哪一边站,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谁能为大明的老百姓造福,我贺六的屁股就坐到哪一边。”

白笑嫣道:“你不在这两天,高拱手底下的几个御史真是吃屎迷了心眼儿!竟然上折子请求皇上,将戚继光从蓟州调往山东!没办法,谁让戚继光跟张居正过往甚密呢?戚大帅自然就成了高党的敌人。”

贺六大骇:“皇上可千万别准了这道奏折!戚大帅好容易去了蓟州掌军,只要他这位名将一走,鞑靼人指定又要南下入寇!”

白笑嫣道:“皇上又不傻!他痛骂那几名御史乱言误国。他还说了:戚继光就算不冲锋陷阵,光是往蓟州城墙上一站,戚虎威名就顶的上二十万大军、千万两军费。”

贺六松了口气:“皇上还是圣明的。”

老胡喝了口酒,道:“皇上是圣明啊。譬如他崇尚节俭,勤政。。。这些优点都是先皇所不能比的。然而他的御人之术,还是沿用了先皇的那一套:对群臣分而治之,挑拨臣子相争。他谁也不帮,又两面儿都帮。坐收渔人之利。历代的皇帝,其实用的都是这套手腕驾驭群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