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国库春荒(一更)

“胶东海啸,淹毁房屋无数,山东巡抚请求内阁拨银赈济。”

“米脂闹起了白莲教匪。陕西巡抚请求大同卫出兵镇压,需要开拔银。”

贺六和黄锦在值房内边喝茶,边听张居正报着各项用度。不过一炷香的功夫,一百四十万两银子便都派上了用场。

徐阶道:“多亏黄公公和老六雪中送炭。这些要紧的事,都能加紧去办了!”

高拱担忧的说道:“徐首辅,您好像忘了一件事。”

徐阶问:“什么事?”

高拱道:“京城官员的俸禄,已经欠了三个月了!堂堂天朝上国,连官员的俸禄都发布下去,似乎不大体面吧?”

徐阶叹息道:“唉,事到如今,也只能苦一苦官员们了!苦官员,总比苦百姓要好!”

高拱转头,问黄锦:“黄公公,内承运库那边。。。”

黄锦摆摆手,打断了高拱的话:“高部堂,我劝你不要打内承运库的主意!皇上对自己的私房钱,看的紧着呢!”

高拱摇摇头,一声叹息:“唉。”

这时候,张居正对贺六说道:“对了,五城兵马司来报,灵济宫、朝天观的道士一夜之间全都失踪了。连皇上最为宠信的蓝神仙都不知所踪。老六,你们锦衣卫没查一查?”

贺六道:“查过了。这件事是东厂那边做的,似乎是得到了皇上的授意。这算是皇上的家事。张部堂,我劝你不要再过问。”

徐阶道:“不管怎么说,今年春天算是开了一个好头!皇上下旨,停止再修宫殿、庙宇。支出不会再增加。有黄公公、老六这一注救命的钱,这个春天能勉强捱过去了。”

这时候,一名小太监来到内阁值房:“六爷,皇上召见你呢!”

贺六问:“哦?知不知道是什么事?”

小太监道:“不知道。不过皇上同时还召见了东厂的刘督公。似乎是有重要的事儿让锦衣卫和东厂一块办。”

李时珍被嘉靖帝下令遣送出京。贺六知道,这应该是嘉靖帝时日无多的信号。君主的寿数,岂能让凡人知晓?

贺六甚为庆幸,嘉靖帝没有心血来潮,杀了李时珍这位当世名医。如果李时珍死了,编纂《本草纲目》的事不了了之,后世的医者要多走多少弯路,少救多少人?

嘉靖帝四十五年的春天,在不知不觉中到来。

天气一天天变暖,南燕北归。一群燕子甚至在西苑内阁值房大门上筑了一个小巢。

“喳喳喳,叽叽叽。”

西苑内阁值房内,一众朝廷枢机大臣的心情却无法像值房门外的燕子一样兴高采烈。

朝廷财政,闹起了春荒。

徐阶忧心忡忡的说道:“现在太仓银就那么多。咱们列个单子,先捡着要紧的事儿办吧!”

张居正道:“兵者,国之大事也。戚继光一到蓟州,便跟前来骚扰的鞑靼骑兵打了两仗。斩敌首两千余。边军袍泽弟兄的赏银是拖不得的!总不能让袍泽弟兄们流血又流泪。”

徐阶点点头:“这银子欠不得。欠了是要出大事的。”

高拱开口道:“工部报上来,运河山东段阻塞。工部请求咱们内阁拨银子疏通。运河是大明的命脉。运河不通,亦是要出大事的!”

徐阶问:“工部要多少银子?”

高拱道:“至少九十万两。”

徐阶叹了口气:“好了。蓟州镇兵饷一项,运河疏通费用一项。这两项加在一起,太仓便又空了!”

三人面面相觑,唉声叹气。

就在此时,司礼监掌印黄锦和锦衣卫北镇抚使贺六走了进来。

徐阶拱手道:“黄公公、老六,你们是无事不登内阁值房。皇上那边对内阁有什么旨意么?”

黄锦一笑,一脸胖肉堆在了一起,眼睛眯成一条缝:“皇上没有旨意。”